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喺白宮同蘋果公司執行長庫克(Tim Cook)會面之後,向記者宣佈將對所有進口美國嘅半導體晶片徵收100%嘅關稅。不過,已經承諾喺美國設廠或緊建緊工廠嘅企業,就有機會獲得關稅豁免。
呢項政策係上週特朗普提出嘅「對等關稅措施」嘅延續,目的係推動半導體產業回流美國,促進本土製造業發展,並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特朗普強調,就算企業未正式量產,只要已經進入建廠階段,考慮到對就業同基建嘅貢獻,都可以免關稅。不過佢無提供進一步嘅細節或正式嘅關稅公告,令外界對政策實際內容同影響充滿疑問。
目前未清楚呢項關稅將會波及幾多企業或者國家,但按特朗普講法,全球主要半導體企業因為已承諾喺美國擴大生產,可能大多數唔會受到太大影響。例如台積電、三星電子、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同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都已經投入數百億美元喺美國興建或擴建設施。英特爾本身亦已經喺奧勒岡州、新墨西哥州同亞利桑那州擁有營運中嘅晶片廠。
Annex Wealth Management 首席經濟學家雅各布森(Brian Jacobsen)指出,資金充裕、可以喺美國設廠嘅大型企業,將會係最大贏家。不過,輝達同超微就因為無自家工廠,主要依賴台積電同三星代工。雖然佢哋計劃由台積電喺美國設立嘅新廠採購晶片,但現時喺美國以外嘅先進製程產能仍然有限,難以完全應付需求。
台灣方面,國發會主委兼台積電法人董事劉鏡清喺7日立法院表示,台積電已經喺美國設廠,特朗普呢項關稅政策反而對台積電係「利多」。佢強調,台灣半導體產業具備全球最強韌性,大型企業可以通過調整全球佈局來應對關稅壓力;至於無能力赴美設廠嘅中小企業,台灣政府計劃編列特別預算予以支援。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補充,台美仍然就對等關稅進行緊談判,並希望將半導體議題納入其中,強調談判唔會喺7日截止。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喬澤姆帕(Martin Chorzempa)分析指出,美國晶片製造領域吸引咗大量投資,大部分企業有機會因為設廠而獲豁免,但中國晶片企業如中芯國際(SMIC)同華為\就可能受到關稅壓力。呢啲晶片好多時係裝配喺中國製造嘅設備入面,之後輸入美國。不過,如果關稅範圍無涵蓋零部件,對中國企業嘅影響可能唔係太大。
另外,韓國、日本同歐盟等主要晶片製造國已經同美國簽署咗相關貿易協議,有望享有相對優惠條件。歐盟方面已同美國就汽車、晶片同藥品等出口商品達成15%關稅共識,韓國、日本亦表示美方同意對佢哋晶片產品徵收唔高過其他國家嘅稅率,預計大約係15%左右。
喺宣佈關稅政策同日,特朗普亦同庫克一齊表示,蘋果將喺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以推動更多產品回流美國製造。佢仲話台積電將會向美國投資2000億美元,打造全球最大晶片廠。事實上,佢喺早前(週二)曾聲稱台積電會投資3000億美元。不過台積電已澄清,目前對美投資為1650億美元,與特朗普所講存在顯著落差。
呢項關稅政策被視為美國重振製造業、減少對亞洲供應鏈依賴嘅一大步。透過高額關稅同投資豁免相結合,華府希望吸引更多企業回流設廠,帶動就業同提升供應鏈安全。不過,考慮到全球半導體產業高度依賴跨國分工,政策實際成效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