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疑擴大AI監控      Palantir變中共社會信用系統?
德國疑擴大AI監控 Palantir變中共社會信用系統?

德國警方正逐步擴大使用由美國科技公司Palantir開發嘅監控軟件。呢套以人工智能分析見稱嘅系統,可以喺幾秒內處理龐大數據,串連起個人姓名、年齡、住址、罰款紀錄、前科,以至手機數據同社交媒體內容,一下就畫出一幅「人肉全景圖」。對警方嚟講可謂「如虎添翼」,但對私隱權倡議者同公民組織而言,呢正正係數碼極權嘅前哨。

目前,德國已經有四個聯邦州用緊Palantir,分別係巴伐利亞州(Bavaria)、黑森州(Hesse)、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North Rhine-Westphalia)同巴登-符騰堡州(Baden-Württemberg)。巴伐利亞叫呢套系統做「VeRA」,黑森則用「HessenData」。截至2025年7月,單係巴伐利亞,就喺大約150宗案件中用過,包括2024年慕尼黑以色列總領事館被襲一案。警方話,呢套系統可以由分散嘅資料搵出潛在威脅,提早預警。但批評者指,即使用咗Palantir,阿沙芬堡一宗疑似伊斯蘭極端主義襲擊案都照樣發生,反映系統唔係萬能。

Palantir最受爭議嘅地方,就係佢「無底線」咁分析數據。佢支援「數據挖掘」(data mining),容許警方將原本應該分開儲存嘅資料混埋一齊分析,包括報警紀錄、受害人資料、甚至你喺網上講過啲乜都可能中招。就算你冇嫌疑,只係「喺錯嘅時間出現喺錯嘅地方」,都有機會被納入監控。

非牟利組織「自由權利協會」(GFF)法律顧問戈爾利茨(Franziska Görlitz)批評呢種做法違反咗《德國基本法》保障嘅訊息自決權。GFF已經就巴伐利亞做法向聯邦憲法法院提告。值得一提嘅係,黑森州喺2023年GFF勝訴後收緊咗規定,但巴伐利亞仍然放任。至於北威州,類似案件仲等緊裁決,而當地授權用Palantir嘅條文預計到2025年底屆滿。州內政部長羅伊爾(Herbert Reul)話,未搵到替代方案前會繼續用。

喺聯邦層面,態度亦唔一致。前內政部長費瑟(Nancy Faeser)喺2023年明文禁止聯邦層面機構用Palantir,但接任者多布林特(Alexander Dobrindt)就為聯邦刑警局(BKA)開後門,話未來可能照買。BKA局長明希(Holger Münch)話急需類似系統,但強調要由德國或者歐洲自己研發:「我哋唔可以依賴不可預測嘅夥伴。」聯邦議員諾茨(Konstantin von Notz)就直言多布林特講到似Palantir代言人,仲批評喺美德關係緊張之下,唔應再依賴美國科技。

公眾亦紛紛表達不滿。GFF發起嘅憲法訴訟獲得廣泛支持,德國請願平台Campact上,反Palantir請願短短一星期就有超過26萬人簽名。專家警告,Palantir喺美國叫「Gotham」嘅系統,已經廣泛應用喺情報、軍事甚至邊境管制上,潛在風險猶如中國嘅社會信用系統,可能變成針對異見人士或者少數族群嘅工具,最終侵蝕民主同自由。

發佈時間: 2025年08月04日 15:02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