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定人禍? 北京洪水44死    養老院「安全區」成水牢 
天災定人禍? 北京洪水44死 養老院「安全區」成水牢 

近日北京同周邊省份遭遇罕見特大暴雨,引發嚴重洪澇災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同財產損失。據北京市官方最新統計,截至昨日中午12點,全市因災死亡人數增至44人,另有9人失蹤或失聯,其中密雲區太師屯鎮一間養老照料中心有多達31人不幸遇難,失蹤名單中包括4位一線搶險嘅村黨支部書記。北京市政府坦言,防災救災工作存在多方面不足,極端天氣預警同基礎設施建設亟需加強。

今次洪災中,密雲區係災情最嚴重嘅地區之一。密雲區委書記余衛國喺記者會上指出,該區共計有37人死亡,其中太師屯鎮嘅養老照料中心佔咗31人。該中心位於密雲水庫上游,平時住有77人,包括8位工作人員同69位長者,其中55人屬於失能或半失能狀態。

余衛國坦言,當地一直將鎮中心視為「安全區」,但防災預案冇將養老中心納入轉移範圍,暴露咗明顯漏洞。他沉重表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唔可以只係講口號,一定要落實到每一個細節。今次嘅教訓令人深刻反省。」

暴雨唔止重創北京市區,周邊地區亦災情頻傳。多條道路被洪水沖毀封閉,唔少村落陷入斷電困境,屋企浸到一片汪洋。北京懷柔區村民胡月芳接受法新社訪問時形容:「我活咗40年,未見過咁大水,連啲八九十歲嘅老人都話從來未見過。」洪水來勢洶洶,村民猝不及防,財物損失慘重。

北京市副市長夏林茂喺防汛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次災情損失極大,傷亡沉重,我哋感到非常痛心同自責。對於應對今輪強降雨,我哋喺底線思維、預報預警能力、防災預案完善以及山區基礎建設等方面,確實存在唔少短板。」佢承諾,政府將深刻反思,全方位提升防災減災能力。

近年嚟,中國自然災害頻率不斷上升,尤其係夏季,暴雨、洪澇、酷熱交替出現,極端天氣強度同頻率明顯加劇。作為全球最大嘅溫室氣體排放國,中國嘅二氧化碳排放被認為係推動全球暖化嘅重要原因之一,而呢種氣候變暖進一步放大咗極端天氣帶嚟嘅衝擊力。專家指出,北京今次洪災同氣候變化關係密切,而城市排水、防洪系統同山區基建嘅短板,都喺今次暴雨中完全暴露。

儘管如此,中國同時亦係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最快嘅國家之一,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迅速擴展。中國政府早前已承諾喺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試圖透過經濟結構轉型應對氣候變化。不過,如何提升城市氣候適應力同防災能力,依然係一項緊迫任務。

北京市政府表示,會從今次災害中汲取教訓,全面檢討同完善極端天氣嘅預警系統,修訂防災預案,特別係針對山區同低窪地帶嘅風險評估。此外,對養老院、療養院等弱勢群體集中地嘅安全保障措施亦會重新檢視。密雲區政府已經啟動善後安排,協助死者家屬處理後事,並對失蹤人員進行全力搜救。

發佈時間: 2025年08月01日 13:31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