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談判喺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完成兩日會議後,正式落幕。雖然會談未有達成重大突破或簽署正式協議,但雙方一致同意爭取延長原定8月12日到期嘅新關稅暫停措施,再展延90日。呢項決定被視為舒緩兩國貿易緊張局勢嘅重要一步,有助維持雙邊經貿穩定,亦為特朗普總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未來可能會晤鋪路。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作為中方首席代表,透過中國商務部發表聲明,形容今次會談「深入、坦誠同建設性」。佢指出,中美雙方同意延長暫停加徵關稅嘅期限,強調「一個穩定、健康、可持續嘅中美經貿關係,不但符合兩國發展利益,亦有利全球經濟穩定」。隨團參與談判嘅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代表李成鋼補充,雙方探討咗多個關鍵議題,包括貿易平衡、知識產權保護、市場准入,同埋中國購買伊朗石油、向俄羅斯出口軍民兩用技術等敏感問題。中方再次強調維繫穩定關係嘅必要性,指出雙方存在廣泛共同利益,「合則兩利,鬥則俱傷」。
美方代表、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會談「非常充實」,並向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透露,雙方聚焦於美國對中國產能過剩商品嘅憂慮,以及喺稀土、半導體、醫藥等戰略產業降低風險嘅策略。貝森特強調,美國目標係重塑供應鏈、振興本土製造業,並推動中國增加購買美國農產品同能源,以縮小貿易逆差。佢預告90日後可能再開一輪談判。
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亦喺社交平台發文,形容中方「非常務實」,又認為定期會議有助紓緩緊張,為解決爭議鋪路。佢補充,美方代表團將返回華府,向特朗普總統匯報由來,最終是否批准延長,仍有待總統定奪。
是次會談於瑞典首相辦公室舉行,為今年繼日內瓦、倫敦之後又一輪中美高層會談,聚焦議題包括稀土出口、晶片貿易限制放寬、以及中國經濟轉型等宏觀方向。自4月起,兩國曾將高達三位數嘅關稅水平暫時降至目前美方徵收30%、中方徵收10%嘅水平。5月日內瓦會談確立90日暫停機制,今次斯德哥爾摩會議延續相關安排,中方亦加快稀土出口批文,美方則同意放寬英偉達(NVIDIA)H20 AI晶片出口至中國。
貝森特指出,中美喺稀土出口規範方面嘅共識進一步深化,美方期望中國從出口主導型經濟,逐步轉向內需導向,認為有助刺激美國出口表現。
至於中美領導人會晤進度,特朗普總統喺空軍一號上對記者表示,「可能」喺今年底前與習近平會面。但佢喺truth social發文強調自己唔係主動「追求」會晤,而係「應邀而行」,「邀請早已提出,否則我冇興趣!」白宮官員則透露,峰會議題未喺今輪談判中討論,但貿易團隊將繼續推動後續工作。
自特朗普政府7月初宣布提升多國關稅以來,美方已同英國、日本、菲律賓、印尼、歐盟達成關稅框架協議,對歐盟產品稅率降至15%。中國被視為最大談判挑戰。彭博社經濟學家凱爾文·林表示,儘管今輪會談未見重大協議,但延長談判時間有助穩定貿易預期。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副總裁卡特勒就認為,北京從第一屆特朗普政府吸取咗教訓,今次唔會再接受單方面讓步。
漢堡商業銀行分析師則指出,中國控制全球稀土供應鏈嘅優勢,突顯其喺戰略資源領域嘅自主性與談判籌碼。
儘管今次會談無重大突破,但基調被評為務實建設性,雙方同意保持溝通協調。國際貨幣基金(IMF)喺7月29日更新《世界經濟展望》,將2025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由2.8%調升至3%,其中中國增長預期由4.0%調至4.8%。市場普遍認為,中美能夠延長貿易談判,對全球經濟復甦帶來正面影響。
未來90日內,雙方能否喺晶片、稀土同經濟轉型等議題取得共識,將成為避開關稅戰再起嘅關鍵。而特朗普預計喺週三回國後拍板決定是否延長協議,外界將密切關注後續發展,寄望中美關係能多添穩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