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富鐘睒睒旗下農夫山泉嘅美國子公司NF North America,近日喺美國新罕布夏州納舒厄市(Nashua)購入土地,計劃興建飲料廠,引發當地居民同政界激烈反對。事件涉及當地剩餘水資源使用權,並牽動國家安全、水資源控制與地緣政治緊張,成為中美關係下又一宗敏感外資個案。
爭議起源於今年1月,NF North America以6,700萬美元購入一幅9.3公頃嘅工業用地,遠高於該地原本估值1,500萬美元。呢塊地閒置近11年,公司計劃喺當地水務公司Pennichuck Corp.手上購買剩餘用水作廠房運作。由於鐘睒睒擁有高達640億美元淨資產,佢嘅農夫山泉亦係中國最大瓶裝水生產商,令收購案迅即成為城中熱話,有當地媒體頭條直斥「中國富豪覬覦新罕布夏州水源」。
喺中美關係愈趨緊張嘅當下,外資敏感項目頻頻遇阻。近年多宗中國企業赴美投資個案,包括國軒高科(Gotion High-Tech)、寧德時代(CATL)同阜豐集團(Fufeng Group)等,都曾面對公眾質疑甚至遭擱置。即使中美貿易談判出現曙光,喺瑞典達成延長關稅暫停協議,但政治層面嘅不信任依然揮之不去。
有關地段地理位置敏感,接近供水分水嶺、國防承包商BAE Systems,以及聯邦航空控制中心。早前一項限制「外國對手」購買軍事設施附近土地嘅州法案曾被否決,但事件重新引發討論。最終6月州議會將有關限制條文納入預算案中,新法賦予總檢察長介入及沒收權力。州內共和黨領袖呼籲聯邦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展開調查,並考慮取消交易。
社交媒體上陰謀論四起,有人質疑中國意圖「接管」當地水資源。iMpact諮詢公司執行長佩雷拉(Chris Pereira)指:「鐘睒睒作為中國首富,令事件更添政治火藥味。在當前地緣政治環境中,知名中國富豪收購戰略資源土地,自然容易引起公眾疑心。」佢補充,高價收購亦予人「背後有內情」嘅印象,縱使有商業邏輯,但政治風險已主導一切。
據納舒厄市規劃部門透露,NF North America已於5月底撤回建廠申請,市政府強調並無參與交易,形容屬私人買賣。Pennichuck行政總裁博伊斯弗特(John Boisvert)亦澄清,公司僅與對方商討出售多餘水源,並非將整個供水系統轉讓。他稱,若交易成事,有可能理論上降低市民水費成本,但不能保證。
州參議員阿瓦德(Kevin Avard)同伯德塞爾(Regina Birdsell)於17日發聯合聲明,反對交易並誓言繼續監察。兩人亦係相關法案共同提案人。伯德塞爾強調,事件顯示「外國對手」對美國土地虎視眈眈,若法案早前獲通過,收購根本唔會發生。阿瓦德批評納舒厄市府決策欠公開透明,指出地塊距離BAE Systems及新波士頓太空軍基地僅14英里,並提及6月有兩名中國公民喺密西根州涉嫌走私病原體被捕,質疑安全風險。
佢呼籲CFIUS廢除合約,指任何受中共影響、有機會掌握美國糧食或水源供應嘅企業都應該禁止。佢亦批評民主黨眾議員古德蘭德(Maggie Goodlander)對特朗普對華政策批評積極,卻對今次交易保持沉默,而其丈夫正係拜登政府前國安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
保守派評論員霍奇雙胞胎兄弟(Hodge Twins)更喺社交平台發文,質疑中共勢力購入敏感土地,並讚揚阿瓦德等人「發出警報」。部分市民亦發起請願,要求撤回交易。
類似事件並非首次。2022年,一項中國農業計劃雖獲CFIUS批准,但因地點靠近軍事基地,最終被取消。國軒高科喺密西根州與伊利諾州嘅電池廠亦因地緣與政治壓力陷入法律風波,成為大選議題。儘管特朗普支持外企在美建廠以避開關稅,對敏感項目亦表明反對立場。
佩雷拉就認為,農夫山泉此案或成下一個「政治犧牲品」,即使項目商業上可行,若未能有效處理政治與輿論風險,恐難以為繼。他建議企業需投入信任建設、公眾參與與戰略溝通,否則再多資金亦難以解決政治疑慮。
根據中國商業聯合會4月調查,100間中國企業中有九成對特朗普第二任期下美國投資前景持悲觀態度,主因包括政治僵局(90%)、經濟摩擦(73%)與美方限制措施(60%)。
即使中美於瑞典重啟談判並延長關稅暫停,佩雷拉直言,貿易讓步雖有助企業,但無法消除根深蒂固嘅政治不信任。農夫山泉事件清楚反映,當前中資企業面對嘅挑戰,早已不止於經濟層面,而係名副其實嘅「信任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