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yPal同Palantir嘅共同創辦人彼得·蒂爾(Peter Thiel),係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多薩特(Ross Douthat)主持嘅播客節目中,詳細談到科技停滯、人工智慧(AI)、政治同永生等話題。蒂爾直言,由1970年代開始,人類科技進步愈來愈慢,社會結構變得僵硬,好可能滑向一種以「秩序與安全」包裝嘅柔性獨裁時代。他仲爆出,自2024年起,馬斯克(Elon Musk)已經唔再將火星視為政治逃生門,而係專注處理地球嘅問題,因為佢覺得覺醒文化同社會主義會一齊跟人類去到火星。
蒂爾回想2011年自己為保守派雜誌寫嘅文章《未來嘅終結》,指現代世界表面上變化飛快,但實際上深層已經卡住。除咗網際網路、加密貨幣同AI等數位領域,交通、能源、醫療等範疇都乏善可陳。他仲舉例話,從1955年至1985年,世界天翻地覆;但由1985年至2015年之間,只係手機同汽車略為升級,顯示人類已經失去對未來嘅憧憬。蒂爾認為,要判斷社會有冇停滯,要睇經濟指標,例如千禧世代生活比父母差;科學研究嘅回報率越來越低,專業化令專家困喺自己嘅圈子,無法全面審視整體狀況。
蒂爾警告,停滯嘅代價極高,中產階級嘅核心價值就係希望下一代活得更好,一旦呢個希望破滅,社會就會崩盤。他提到1970年代嘅文化轉折,人們開始憂慮經濟增長會破壞環境,於是反增長思潮興起,代表人物如瑞典環保少女通貝里(Greta Thunberg),所推動嘅「威權式」價值觀。但蒂爾批評,呢條路唔穩定,只會帶來壓抑,社會甚至可能變成北韓咁樣。要擺脫頹勢,人類必須冒更大風險,例如放寬FDA對生物科技嘅管制,令更激進嘅治療方案得以實行。他回憶1999年PayPal時期,公司仲搞過「冷凍派對」宣傳人體冷凍,反映當時人類對永生有追求;而家呢種信念幾乎消失,嬰兒潮一代可能係最後一批相信科學能帶來永生嘅人。
喺政治層面,蒂爾解釋點解佢支持特朗普同民粹主義,視之為一次賭注,嘗試打破現狀。2016年,佢將特朗普視為可以轉向嘅「泰坦尼克號」契機,挑戰共和黨空洞嘅口號。雖然冇引發重大變革,但促使矽谷反思停滯問題,連谷歌前老闆施密特(Eric Schmidt)、A16Z創辦人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同亞馬遜老闆貝索斯(Jeff Bezos)都改變立場。到2024年,矽谷不少人倒向特朗普,馬斯克最為明顯。蒂爾透露,馬斯克唔再相信火星係自由主義天堂,因為覺醒AI同社會主義一樣會跟去火星。佢仲安排馬斯克同DeepMind老闆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會面,對方話政治政確式AI會同人類一齊去火星,令馬斯克開始動搖。
談到AI,蒂爾認為佢可能係唯一嘅增長引擎,影響力如同90年代嘅網際網路,或可令GDP每年多增長1%,持續10至15年。不過佢質疑AI能否真正終結停滯,擔心佢只會放大平庸,就好似Netflix演算法只出「勉強可接受」嘅內容。矽谷太迷信智力提升,忽略咗社會結構問題;超級智慧未必解決到痴呆症等醫療難題。蒂爾憂慮,AI或會變成另一種停滯工具,將勞動力邊緣化卻無新突破;但比起乜都唔做,仍然值得一試。
蒂爾亦批評超人類主義缺乏野心,例如意識上傳比追求肉體永生遜色;基督教更認為呢種想法唔夠激進,因為只改變身體而無觸及靈魂。他以敵基督概念警告,世界末日未必因科技失控,而係恐懼推動嘅全球獨裁,好似環保主義用災難恐懼推動「單一世界政府」。核能停滯就係一例,全球被迫聽從美國嘅管制。蒂爾認為,我哋已經生活喺溫和版嘅敵基督統治之下,必須用自由意志去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