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快餐巨頭麥當勞近日啟動歷來最大規模的物業清貨計劃,擬分階段出售旗下全港逾20個商舖物業,總市值接近30億元。首階段率先推出8個位於黃金地段的優質舖位,以公開招標形式發售,初步估值合共達13.5億元,涵蓋尖沙咀、銅鑼灣及旺角等核心零售區。市場人士指,此舉反映集團優化全球房地產組合的策略,同時確保餐廳營運不受影響。
據市場消息透露,麥當勞集團早在今年初已開始接觸多家代理行,籌備出售其在港持有的商舖資產。上周,集團最終委託一間知名測量師行負責招標事宜。該測量師行確認,首階段8個舖位已於本月正式推出市場,截標日期定於9月16日中午12時。買家可選擇競投整批物業或個別項目,預計明年視市場反應,再推出餘下約15個舖位,包括北角、鰂魚涌及大埔等地,市值約11.1億元。消息人士強調,集團今次出售意向堅定,目標是「一件不留」,全數分階段清貨,以實現資產優化。
在首階段推售的8個舖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於尖沙咀星光行的地下及地庫物業,總面積接近14,973平方呎。地庫部分為麥當勞自用餐廳,地下則由一家百貨公司承租,合共月租約135.6萬元,現時市值約4.6億元。此舖位於2019年曾推出招標,當時估值高達10億元,一度傳出有本地家族財團以9億元洽購,但最終未能成交。如今,受整體零售市場回調影響,市值較六年前大幅下跌逾半,反映近年香港商舖市況波動。測量師行指出,此物業地處尖沙咀核心,毗鄰維多利亞港,人流密集,投資潛力巨大。
其他7個舖位全由麥當勞自用,均為多層樓面設計,適合餐廳營運。其中,銅鑼灣怡和街46至54號地下至2樓,面積約8,216平方呎,位處鬧市一線地段,市值近1.8億元。此舖位毗鄰時代廣場及崇光百貨,每日人潮洶湧,租金回報穩定。另一重點是荃灣街市街10至22號地下至2樓,面積約12,251平方呎,市值近1.6億元,屬民生區熱點,鄰近荃灣廣場,24小時營業模式吸引大量上班族及家庭客。其餘舖位分別位於旺角西洋菜南街地庫、西環士美菲路、大角咀道、元朗青山公路,以及慈雲山。這些物業整體出租率達100%,部分更引入多元化租戶,如便利店7-Eleven及藥房,租金收入來源多樣化。
麥當勞自1975年進駐香港以來,已發展成本地快餐龍頭,現時全港約有256間分店,聘用逾1.5萬名員工。集團過往購置商舖,主要用作自用及長線投資。2017年,麥當勞將中國及香港業務的特許經營權售予中信、中信資本及凱雷(Carlyle)財團,僅保留部分權益及物業業權。此次出售僅涉物業權益,麥當勞將繼續以租戶身份長期租用,依據現有租約營運,分店數目及服務維持不變,對顧客及員工無任何影響。
麥當勞芝加哥總部回應查詢時表示:「位於芝加哥的麥當勞總公司定時審視其持有的物業,並不斷優化其房地產組合。總公司將會出售數個位於香港的物業,而相關物業的餐廳營運將不會受到影響。」總部強調,將繼續致力發展香港市場,尤其適逢香港麥當勞成立50周年,將透過一系列慶祝活動,攜手本地團隊推動市場成長、創新及領導地位。
事實上,麥當勞近年已偶有出售商舖資產,以調整組合。例如,2021年以2.6億元沽出鰂魚涌英皇道1060號栢蕙苑高層地下舖位,較1989年購入價升值逾七成;同年8月,以2,268.3萬元售出深水埗福華街177A至177C地下G舖,升幅逾六成。2020年10月,亦以4,100萬元賣出屯門鄉事會路129至153號康麗花園地下14B舖。今次行動規模空前,總市值及數量均創集團在港紀錄。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出售正值香港零售市場復蘇之際,核心區舖位需求回暖,預料吸引本地及海外投資者競投。仲量聯行資本市場部執行董事鄧潔瑩表示:「是次招標項目屬市場罕見,由實力雄厚的麥當勞長期承租,現金流穩定,為投資者提供數十年來難得一見的機會。」她補充,物業地段優越、租戶可靠及回報吸引,已有不少準買家表達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