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佢將於下星期喺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與中國財政部長展開關稅談判,目標係延後8月中旬即將到期嘅臨時關稅減免措施。此舉反映中美兩國致力降溫貿易緊張,維穩全球經濟。
貝森特接受福克斯商業新聞訪問時透露,佢將於下週一開始接連兩日,同中國高層官員進行第三輪會晤,除咗延長臨時關稅寬免外,亦會探討更廣泛嘅議題,包括中國從伊朗同俄羅斯購入石油嘅做法。佢指出,呢啲議題不單止影響中美雙邊關係,對全球經濟格局亦有深遠影響。
中美貿易磨擦近年持續升溫,年初雙方對部分出口產品徵收高達三位數關稅,重創雙邊貿易,亦拖累全球供應鏈運作。美方指摘中方違反協議,延遲批出稀土出口許可證,而稀土係電動車、電子產品等高科技產業不可或缺嘅材料,令雙方矛盾更見尖銳。
不過,喺今年5月日內瓦舉行嘅高層會議上,兩國一度達成暫時降稅共識,以舒緩緊張局勢,促進貿易流通。呢項臨時措施將喺8月12日到期。其後,雙方又於6月喺倫敦舉行後續磋商,討論更詳細合作安排。貝森特表示:「嗰份協議快將屆滿,我哋希望藉今次喺斯德哥爾摩嘅會面,商討延長減稅安排,同時開拓進一步合作空間。」
今次談判背景係全球經濟不明朗風險增加,中美都希望維持平衡。地緣政治、供應鏈瓶頸、能源價格波動交織之下,令兩國談判變得更加複雜。美國最近放寬咗部分半導體出口限制,中方亦承諾加快審批敏感物資出口許可,不過稀土出口透明度同執行細節仍存分歧。
貝森特強調,延長臨時降稅措施對穩定中美貿易關係至關重要,更有助全球經濟復甦。佢指出,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稀土供應國,其出口政策對科技產業鏈影響深遠。美方亦希望說服中方減少對伊朗同俄羅斯石油依賴,以減低地緣政治風險對能源市場帶來嘅衝擊。
分析普遍認為,今次斯德哥爾摩會談或成中美貿易走向嘅關鍵轉捩點。如果雙方成功延長降稅期,並喺其他問題上達成共識,將有助緩解市場憂慮;反之,若談判破局,或再度引爆關稅戰,對供應鏈、全球經濟都會造成進一步打擊。
貝森特對談判結果持審慎樂觀態度,佢話:「我哋希望透過坦誠對話,搵到雙方都能接受嘅方案。不單止關乎中美利益,更係全球經濟穩定嘅關鍵。」佢亦呼籲雙方保持靈活,避免重蹈過去對抗式談判嘅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