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首都基輔近日爆發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最大規模針對政府嘅示威。數千名民眾走上街頭,抗議一項新通過嘅反腐法律修正案,批評該法案削弱咗國家反貪腐局(NABU)同專門反貪腐檢察官辦公室(SAPO)嘅獨立性。呢場抗議行動突顯咗部分國民對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領導班子日益加深嘅不信任。
抗議活動透過社交媒體組織,有活動人士呼籲市民於週三晚8點再次喺基輔市中心集會,反對澤連斯基簽署呢項爭議法案。
呢項修正案喺7月22日獲烏克蘭議會以263票贊成通過,只得26票反對或棄權。新法將原本具高度獨立性嘅NABU同SAPO置於總檢察長直接管轄之下。反對聲音認為,此舉可能令澤連斯基陣營對反貪調查施加更大控制力,導致反腐機制變質為政治工具。
霍洛斯黨議員索夫松(Inna Sovsun)直言,新架構令總檢察長對總統辦公室負責,容易出現選擇性執法,嚴重侵蝕司法公正。一名反腐官員近日被捕嘅爭議事件,更被懷疑係為修法造勢,助長社會對政府動機嘅疑慮。
抗議現場有退伍軍人、青年學生同社會運動人士參與。其中一位名叫西莫羅茲(Oleh Symoroz)嘅前士兵,喺2022年前線作戰時失去雙腿,坐住輪椅參加示威。他激動表示:「本應保衛國家法律嘅人,依家反而保護自己圈子,甚至唔惜犧牲烏克蘭民主。」
民間社會與非政府組織迅速發聲。透明國際烏克蘭分會直斥修法係「倒退一步」,破壞2014年尊嚴革命以來建立嘅制度基礎。佢哋警告,新制度將削弱國際夥伴對烏克蘭反貪努力嘅信任。
國際社會同樣高度關注。歐盟國防事務委員庫比利烏斯(Andrius Kubilius)批評,削弱反腐架構嘅獨立性,比現代武器更具破壞力。德國外交部長瓦德普爾(Johann Wadephul)亦指出,修法可能拖慢烏克蘭加入歐盟嘅進程。
西方對烏克蘭援助金額龐大,而強效嘅反貪機制一直係援助條件之一。歐盟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多次表明,反腐改革唔可以後退,新法案可能危及烏克蘭未來獲得資金支持。
面對愈演愈烈嘅民意反彈,澤連斯基喺昨日上午緊急召集反腐同安全部門官員開會,試圖止血。佢喺Telegram上發文表示,已「聽到社會聲音」,堅稱修法係為咗打擊腐敗、根除「俄羅斯滲透」,並加快調查未結案件。佢亦承諾兩星期內提出行動方案,修補制度缺口。不過,對於所謂「俄羅斯干預」嘅指控,澤連斯基並無提出具體證據,反而引來進一步質疑。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Maria Zakharova)則諷刺地回應,指澤連斯基嘅說法「毫無根據」,質疑其試圖轉移焦點。喺同日,俄烏代表團於伊斯坦堡展開新一輪會談,主要聚焦戰俘交換問題,暫未見和平突破。
法案正式生效後,民間社會表明唔會罷手,計劃持續發起抗議。各界關注歐盟會否對烏克蘭施加進一步壓力,或重新審視入盟評估。喺戰爭局勢依然緊張之際,澤連斯基面對國內信任危機同國際期望雙重壓力,處理手法將左右其領導地位,甚至烏克蘭未來嘅國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