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in快閃變垃圾!   歐盟舊衫成堆山 非洲都話唔收?
Shein快閃變垃圾! 歐盟舊衫成堆山 非洲都話唔收?

歐盟近年積極應對紡織品垃圾問題,根據一項關鍵指令,由今年1月起,所有成員國都必須系統性收集紡織廢料。呢項政策目標係喺歐洲建立一個生態友善嘅新興產業,並強制服裝企業承擔回收責任。不過,由於絕大部分服裝來自亞洲,企業喺實際操作上要回收所售產品,可謂困難重重。

 

加上快速時尚(Fast Fashion)同快閃時尚(Ultra Fast Fashion)興起,衣物質量一落千丈,舊衣難覓新主,令歐洲各地慈善機構面臨極大壓力,有啲地方甚至暫停收集舊衣,避免堆積如山。

 

歐洲人均服裝消費喺短短幾年急升,舊衣回收量自然水漲船高,各國二手店早已爆棚,對環境造成沉重負擔。歐盟強調,消費行為係氣候變化同污染嘅主要推手之一。為咗從源頭減廢,歐盟喺去年7月18日實施《可持續產品生態設計條例》,限制使用混紡纖維、提高再生紗線比例,目標係提升衣物耐用性同可回收性,逼使生產商設計更環保產品。

 

但就目前而言,歐洲整體紡織回收率仍然低迷,大約只有36%,遠未達到2028年60%嘅目標。收集得嚟嘅舊衣,多數會出口到非洲市場當作二手衣販售,但例如羽絨外套等並唔適合當地氣候,最終要唔係焚燒就係掩埋,變相製造二次污染。

 

本土處理選項包括將衣物轉化為工業原料或保溫填充物,但能夠真正被回收成新衣服嘅比例極低。歐盟雖然推出多項技術創新同資助計劃,資助過幾十個項目,但對應每年幾百萬噸嘅紡織垃圾而言,只係滄海一粟。

 

為咗扭轉局面,歐盟重推「延伸生產者責任」制度,基於「污染者自付」原則,早喺1992年已立法,要求製造商、進口商、分銷商對產品整個生命週期負責,包括棄置階段。原先制度只涵蓋包裝,現已擴展至服裝、床單同鞋類。近年仲要求企業繳交「生態貢獻金」,作為鼓勵減廢同開發可回收設計嘅資金來源。

 

除咗企業端,歐盟亦希望市民改變消費模式,例如延長衣物壽命、修補重用減少購買。有啲本地品牌已開始採用回收材料生產新款服裝,雖然比例仍低,但顯示咗市場潛力。

 

點樣真正減少紡織垃圾?專家認為方法同處理塑膠垃圾類似,首要從源頭減產。生產少啲,自然減少浪費;市民方面就要減少衝動購物,注重舊衣修補。無法再用時,就要確保正確分類回收。政府亦應要求企業使用更多可回收纖維,而唔係混用塑膠樽咁嘅非紡織來源,確保真正循環。此外,可持續棉、麻等天然材料亦係減壓途徑之一。

 

雖然歐盟嘅指令已經生效,但仲要靠各國立法實施先至有用。目前歐洲仍然靠大量出口舊衣到非洲同南美,導致當地垃圾山林立,染料同有毒物質污染土壤河流。有非政府組織形容呢種做法係「垃圾殖民」。一旦非洲仿效中國拒收洋垃圾,歐洲將被逼快速轉型,建立自家回收系統,並將成本反映喺產品價格上,促使企業由量轉質,邁向低產高值模式。

 

要轉型成功,歐盟相關機構要預先提供技術支援同經濟援助,協助企業融入循環經濟,否則,環保政策只會停留喺理想層面。

發佈時間: 2025年07月22日 14:25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