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消息,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BC)喺昨日公布《2025年度會員調查》指出,儘管中美貿易局勢日趨緊張、關稅節節上升,美國企業仍然視中國市場為維持全球競爭力嘅關鍵,不輕言撤出。
調查針對130間喺中國有業務嘅美資企業進行,反映企業面對嘅主要挑戰包括中美關係惡化、關稅壓力等,但同時突顯咗留喺中國嘅必要性。
數據顯示,82%受訪企業喺2024年錄得盈利,但少於一半對未來前景感到樂觀,主要因為關稅上調、通縮壓力同政策不確定性等因素。新投資意願明顯下滑,少過一半企業打算喺2025年加碼中國市場。
調查亦指出,有32%企業喺過去三年內失去部分中國市場份額,近七成受訪者擔心未來五年會流失更多。原因之一係中國產業政策明顯偏向本土企業。至於關稅問題,由去年排名第八嘅關注事項,一口氣升上今年第二位,反映企業普遍受互徵關稅拖累。
特朗普總統對中國產品徵收嘅關稅,加上拜登政府延續嘅部分措施,導致企業成本增加,經營環境更難預測。約40%受訪企業表示,美國出口管制政策對業務構成負面影響,例如訂單流失、客戶斷聯甚至聲譽受損。
仲有一項令人關注嘅趨勢係,中國嘅產能過剩開始蔓延到醫療保健、消費品等新領域,補貼產品喺全球低價傾銷,令國際競爭秩序受到衝擊。
即使挑戰重重,超過八成企業仍然堅持喺中國投資,主要係為咗服務中國本地市場。幾乎所有受訪者都認為,如果失去中國業務,將難以維持企業全球競爭力。原因包括中國中產階層持續擴張、科技發展迅速、同新業務實踐帶來寶貴經驗。
USCBC主席斯坦(Sean Stein)喺聲明中表示:「中美緊張關係同關稅問題已成為美企喺中國最大憂慮,而中國偏幫本地企業嘅政策亦削弱咗投資信心。雖然如此,要喺中國呢個競爭激烈市場營運,對美國企業嚟講依然係不可或缺。企業急切希望雙方重啟貿易談判,取消無差別關稅,同時建立公平競爭、具預測性嘅政策環境。」美國企業對中國市場仍然保持押注態度,但已不再盲目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