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喺華盛頓會見美國國會參議員時,發出嚴厲警告,促請金磚國家中嘅中國、印度同巴西向俄羅斯總統普京施壓,要求佢停止對烏克蘭嘅戰爭,並參與和平談判。呂特強調,如果呢三個國家唔採取行動,將面臨美國次級制裁所帶嚟嘅嚴重後果,試圖透過經濟壓力迫使俄方讓步嘅最新戰略。
呂特喺記者會上直言,相信中國、印度同巴西,特別係中國,若肯對俄羅斯施壓,「會非常有幫助」。佢公開呼籲:「如果你而家喺北京、或者新德里、又或者你係巴西總統,你最好認真面對呢件事,因為後果可能非常嚴重。」佢進一步補充:「所以,請打電話畀普京,叫佢認真參與和平談判,否則,呢啲後果將會嚴重反噬巴西、印度同中國。」
呂特今次表態,被視為北約領袖罕有地直接介入金磚國家嘅外交方針,目的係善用佢哋喺能源市場嘅影響力,迫使俄羅斯改變立場。呢番言論亦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強硬嘅對俄政策互相呼應。特朗普早前已表明,如果50日內未有協議結束戰事,佢將會對俄羅斯實施「極嚴厲關稅」,並對購買俄羅斯出口產品嘅國家徵收100%次級關稅。目的在於切斷俄羅斯仰賴已久嘅能源出口收入。
呂特喺會談中提到,假如中印巴未有施壓,特朗普政府或會考慮對呢啲國家實施嚴厲制裁。事實上,美國國會早前已推動一項獲得兩黨支持嘅法案,授權特朗普對仍然購買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同鈾嘅國家徵收高達500%嘅關稅。若法案通過,勢將大幅擴大美國制裁影響力,重塑全球能源市場格局。
中印巴成為焦點,並非無的放矢。根據數據,呢三國係俄羅斯能源出口嘅主力市場。自2022年2月俄軍入侵烏克蘭起,西方多次針對俄羅斯石油同石化產品實施禁運,但俄方成功轉向亞洲市場避開封鎖。2023年底,俄副總理諾瓦克指出,中印兩國佔俄羅斯原油出口九成以上。中國更喺同年超越沙特,成為俄最大原油買家;而印度亦迅速擴大進口,喺2025年初與俄羅斯信實工業簽署金額達數十億美元、史上最大規模嘅原油供應協議。
金磚國家對俄能源需求不減反增。俄能源部副部長馬爾沙文喺七月接受訪問時表示,金磚國家對俄能源包括石油、液化天然氣同煤炭等表現出「極高興趣」,供應早已簽滿長約。佢指出:「需求已超過供應。」呢個趨勢不但穩住俄羅斯經濟,亦削弱咗西方制裁效果。特朗普曾揚言,若金磚國家支持挑戰美國主導地位,將對其加徵關稅,呂特今次發言被視為該政策延續。
三國反應迅速而強硬。中國外交部嚴詞駁斥呂特警告,批評係「無理干涉」,並強調中俄貿易合法合規,不容外界干預。印度外交部則表示,會繼續實行多元化能源策略,以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拒絕接受任何單邊制裁。巴西總統盧拉辦公室亦回應,巴西支持和平談判,但唔會因外部威脅而改變外交方針。呢啲回應反映金磚國家對西方主導國際秩序嘅不滿,亦突顯全球朝多極化發展嘅格局變化。
專家分析指出,呂特警告有可能令全球貿易形勢進一步惡化。國際關係學者認為,若美國真推動次級制裁,不單會干擾全球供應鏈,能源價格亦可能飆升,對發展中國家造成重大打擊。同時,金磚國家亦可能因而加快去美元化步伐,加強彼此貿易聯繫,建立另類結算體系。
喺俄烏戰爭進入第四年、西方社會戰爭疲勞感上升之際,特朗普政府希望透過施壓第三方快速逼停戰事。不過,呢套策略成功與否,將取決於中印巴嘅反應。現階段,三國仍未有改變立場跡象,未來發展值得關注。
事件亦引起國際媒體廣泛討論。印度媒體批評北約「越界干預」,認為已經觸碰主權紅線;中國官媒則形容今次警告係「美國霸權主義」嘅延伸。無論如何,呂特發言標誌西方對俄政策出現轉向,由支援烏克蘭,改為向俄羅斯夥伴國施壓,試圖從外圍收窄俄方空間。隨住特朗普政府措施陸續實施,全球地緣政治勢將迎來新一輪動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