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Israel Katz)喺7日公布一項極具爭議性嘅計劃,打算喺加沙南部拉法地區建立一個封閉式「人道主義城市」,目標係最終將加沙超過200萬居民遷入呢個新區。呢個計劃係喺卡塔爾停火談判達成60日協議嘅背景下提出,準備分階段安置流離失所嘅平民。首階段大概包括60萬名現時喺沿岸人道主義區避難嘅人士,經過安全審查後才可以進入新設區域。
呢個「人道城市」預計會由國際組織管理,設有四個援助物資分發點,而以色列防衛軍(IDF)就會喺遠距離提供安全保障。以色列方面表示,整個設計會參考「加沙人道基金會」(Gaza Humanitarian Fund, GHF)嘅運作模式。不過,一旦進入呢個區域,居民將唔可以自由離開,實際上形成一個高度受限嘅生活空間。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支持計劃,仲提出「自願移民」方案,試圖搵其他國家接收加沙居民。不過,到目前為止,無一個國家公開表示願意接受。
呢項計劃一推出即刻引爆國際輿論。聯合國巴勒斯坦難民署(UNRWA)直斥擬建嘅設施為「集中營」,批評完全違反基本人權。
多國外交官亦表達憂慮,阿聯酋努賽貝(Lana Nusseibeh)同卡塔爾外交官安薩里(Majed Al Ansari)都反對強制遷移,呼籲尊重巴勒斯坦人應有嘅生存同遷徙自由。哈馬斯則警告,佢哋會展現「傳奇嘅韌性」,誓言抵抗一切形式嘅強迫遷移或種族清洗。
喺以色列國內,反對聲音亦唔少。有人批評拉法地區本身已因戰火變成廢墟,根本唔具備接收200萬人嘅基礎設施,如水電、醫療、下水道等基本條件,實施起上嚟代價高昂、風險巨大。
多位法律專家更指出,呢個計劃可能觸犯國際法。以色列人權律師斯法德(Michael Sfard)認為,呢屬於強制轉移,違反《日內瓦公約》,如果牽涉到200萬人口,甚至可能構成反人類罪。人權組織Gisha表示,將人困喺無自由出入嘅區域,本質上係一種監禁,可能重演1948年「浩劫」(Nakba)式嘅民族悲劇。
呢個計劃背後其實反映加沙長年累月嘅衝突同人道困局。自2023年10月哈馬斯突襲以色列後,局勢急劇惡化,大量平民死傷同流離失所。內塔尼亞胡多次將加沙比作「病毒溫床」,揚言要創造一個「無菌區」,剷除哈馬斯影響,並排除巴勒斯坦權力機構未來喺加沙角色。據悉,呢項構想亦與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喺華盛頓談判中提出嘅「自願移民」主意互有呼應。
不過,從現實層面睇,計劃阻力重重。外交上無任何國家表示支持,拉法本身又無條件容納咁多人口。以色列防衛軍發言人德弗林(Effie Defrin)話,軍方會根據政治命令行事。但面對國際法律風險、道德爭議同民意反彈,呢項所謂嘅「人道主義城市」計劃未來能否落實,實在充滿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