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喺專訪時指出,美國推動科技製造業「再工業化」係一個完全正確嘅策略,唔單止有助於美國經濟增長同社會穩定,仲可以減輕台灣作為全球半導體製造重鎮所承受嘅壓力。呢番言論反映喺地緣政治同經濟格局風險下,美國正積極減少對亞洲供應鏈嘅依賴,。
黃仁勳喺訪問中強調,美國目前喺產業鏈中「缺咗完整環節」,重建製造業嘅整體生態系統對經濟發展至關重要。他指出,製造唔只係技術與工藝嘅展現,更能創造大量就業機會,畀一啲冇高學歷嘅人都可以搵到有前途、有尊嚴嘅職業。佢形容,呢類策略不單止能夠推動經濟,更可以強化社會穩定,完全符合美國復興製造業嘅政策目標。
近年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透過大規模加徵關稅同政策誘因,大力推動汽車、能源同科技等關鍵產業嘅本土投資。尤其喺半導體領域,目標係降低對其他國家供應嘅依賴。黃仁勳形容,呢啲行動係聰明之舉,有助強化美國國內產能,亦符合國家安全同經濟自主所需。
佢特別提到,美國推動再工業化,亦可以有效紓緩台灣所面對嘅壓力。台灣作為全球最大半導體製造商,台積電(TSMC)嘅大本營,一直喺全球科技供應鏈中擔當關鍵角色。今年3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台積電將喺美國投資至少1000億美元設廠,被外界視為美國重振製造實力嘅重大里程碑。黃仁勳指出,建立完整製造生態有助分散風險、減少對單一來源依賴,對美國有益,對台灣亦未嘗唔係一個戰略調整嘅好時機。
美國再工業化所引發嘅連鎖反應亦不容忽視。對台灣而言,台積電赴美投資雖然有助分散地緣政治風險,但亦可能帶嚟本地產能空洞化、人才外流等顧慮;加上美國政策中嘅補貼、關稅措施可能加劇全球貿易緊張,對整體供應鏈效率構成挑戰。
黃仁勳嘅觀點突顯美國再工業化背後既係經濟布局,亦係地緣戰略。對美國嚟講,係強化自身產業韌性、減少對外依賴嘅重要一步;對台灣而言,就需要喺保持全球領先地位同深化國際合作之間,仔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