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在其社交平台Truth Social宣布,自8月1日起對所有來自歐盟的進口商品徵收30%關稅,指責美歐貿易存在「長期、大規模且持續」的逆差,並批評歐盟設置不公平貿易壁壘。此舉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盪,加劇經濟衰退憂慮。歐盟迅速推遲原定14日生效的反制措施至8月初,以爭取談判空間,顯示其謹慎應對的態度。這一突如其來的政策不僅打亂美歐談判進程,也為全球貿易格局帶來深遠影響。
特朗普自開啟第二任期以來,頻繁祭出關稅大棒,已對20多個國家發出類似威脅。根據其在Truth Social的公開信,2024年美歐雙邊貿易額達9760億美元,美國長期處於逆差地位。他提出,若歐盟國家在美投資建廠,可撤銷高額關稅,顯示其政策兼具保護主義與吸引投資的雙重目的。荷商銀行高級經濟學家費希納對德國之聲表示,這一突然宣布的關稅計劃對歐盟談判代表「無疑是一記響亮的耳光」,尤其在先前談判順利的背景下,此舉顯得突兀。費希納認為,關稅起徵日期從7月9日延至8月1日,顯示美方留有談判餘地,但特朗普的強硬姿態無疑加劇了歐盟談判團隊的壓力。
歐盟迅速做出回應,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於13日宣布推遲對美國價值210億歐元的反制措施至8月初,強調仍對談判抱有希望。法國總統馬克龍通過Truth Social強烈譴責,呼籲準備可信的反擊措施,同時支持繼續談判。德國總理默茨承諾與盟友合作,展現團結姿態。然而,歐盟內部立場分歧成為挑戰:德國傾向推遲反制以降低談判難度,法國葡萄酒和奶酪行業則擔憂出口衝擊,愛爾蘭關注製藥業,匈牙利與意大利因意識形態親近特朗普,增加內部協調難度。根據路透社報導,歐盟已準備針對720億歐元美國商品的第二份反制清單,涵蓋飛機、汽車與醫療設備,需成員國批准。此外,歐盟可能啟動「反強制措施」,限制美國企業市場准入或投資,顯示其在談判與反制間尋求平衡。
專家對此看法不一。法國經濟學家警告,屈服於美國貿易訛詐將損害歐盟國際信譽,並加劇多邊貿易體系混亂。布魯格爾智庫則認為,若全球貿易夥伴聯合報復,特朗普可能軟化立場,但歐盟需強調其市場對美國的重要性,避免單方面讓步。德國反對黨領袖默茨呼籲利用未來三週找到解決方案,但警告內部團結至關重要。布魯格爾智庫估計,若談判破裂,歐盟GDP可能縮水0.3%,愛爾蘭與意大利受創最重。
歐盟超過五分之一的出口依賴美國市場,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疊加俄烏戰爭引發的能源危機及中國重商主義壓力,無疑雪上加霜。為降低對美依賴,歐盟正加速與印尼、澳洲、印度及南美共同市場的貿易談判,強化與英國、瑞士的關係。布魯格爾智庫建議增發歐盟債券,提升歐元全球地位,並為「ReArm Europe」計劃籌資150億歐元。此前,歐盟自2020年起發行近600億歐元債券,需求旺盛,顯示市場信心。此外,歐盟需簡化單一市場規則,支持汽車等受影響產業,以增強經濟韌性。
美歐談判仍在進行,目標在8月1日前達成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