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奇(Abbas Araghchi)昨日宣布,伊朗將以全新嘅形式恢復同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嘅合作,試圖透過外交途徑,化解圍繞核計劃嘅爭議。呢個新立場喺6月以伊衝突爆發後提出,顯示伊朗對核設施安全嘅高度關注,同埋對國際監管策略嘅重新調整,試圖喺保障國家安全嘅同時,維持技術對話嘅可能性。
喺新模式下,伊朗核計劃嘅管理權已交由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意味檢查程序變得異常嚴格,每次檢查都要逐案提交審批,IAEA嘅行動自由受到好大限制。呢個轉變突顯伊朗對放射性物質擴散風險、未爆彈藥威脅,同檢查員喺衝突環境下嘅人身安全嘅高度警惕,反映以伊衝突中核設施可能受損嘅真實風險。伊朗因此更注重保護自身安全,而唔係單純應付技術義務。同時,新模式大幅縮窄合作範圍,只限於伊朗認可嘅安全檢查,明確排除任何對軍事能力嘅審查,與舊模式下較開放嘅技術合作形成強烈對比。新模式仲突顯伊朗對國際社會、特別係美國同以色列外交誠意嘅要求,表明若對方唔展示足夠誠意,伊朗可能威脅終結喺《聯合全面行動計劃》(JCPOA)中嘅角色。
呢項政策轉向,源自6月13日至24日嘅以伊軍事衝突。以色列喺美國支持下,對德黑蘭南部嘅福爾多、伊斯法罕、納坦茲等核設施發動大規模空襲,造成606人死亡、5,332人受傷,仲引發核設施損毀同潛在放射性洩漏危機。隨後,美國再出動B-2隱形轟炸機進行第二輪打擊。伊朗否認設施嚴重受損,但承認空襲令核安全憂慮急升,批評IAEA對美以行動保持沉默,質疑其存在「雙重標準」。
7月初,伊朗議會通過法律,暫停同IAEA嘅一切合作,總統佩澤希齊揚(Masoud Pezeshkian)簽署法令後即刻生效,IAEA檢查員已全部撤離,返回維也納總部。
阿拉格奇強調,未來嘅合作必須以IAEA承認伊朗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下擁有和平核能權利為前提,堅稱伊朗核計劃純粹用於能源發展,絕無軍事用途,並強烈反對任何禁止鈾濃縮嘅協議。佢警告聯合國,若重啟制裁,伊朗將視為終止2015年核協議中英法德三國嘅締約方角色。
喺美以攻擊前,伊朗鈾濃縮水平已達60%,遠超核協議規定嘅3.67%上限,接近製造核武所需嘅90%,惹來美國及盟友嘅極大關注。美國國務院批評伊朗暫停同IAEA合作「完全無法接受」,並為空襲辯護,聲稱伊朗核項目「危險地逼近」武器化。
IAEA總幹事格羅西(Rafael Grossi)表示,恢復核查同監察極為重要,但擔心伊朗逐案審批嘅模式會拖慢進度、削弱透明度,令國際社會嘅不信任感加深。
與此同時,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重申,莫斯科會繼續支持伊朗和平核計劃,包括提供技術協助同處理過剩濃縮鈾。金磚國家(BRICS)近期會議亦強烈譴責美以軍事行動違反國際法,支持伊朗嘅核權利,呼籲各方透過對話為局勢降溫。
然而,伊朗要求解除制裁同獲得「不干涉內政」承諾,與美國立場存在巨大分歧,令談判空間變得更複雜。分析認為,伊朗嘅「有條件合作」或為重啟談判留下一絲曙光,但挑戰重重。國內方面,總統佩澤希齊揚積極尋求同西方改善關係,但最高領袖同革命衛隊等強硬派仍握主導權,限制政策靈活性;國際方面,IAEA需喺尊重伊朗主權同確保核查效能間尋找平衡。美以若再次施加軍事壓力,可能進一步推高對抗風險。
若談判破裂或制裁重啟,伊朗或會喺俄羅斯支持下繼續收窄合作空間,局勢可能惡化。專家指出,伊朗新合作模式短期內或能稍為緩解同IAEA嘅緊張關係,但逐案審批機制可能拖慢監察進度,動搖國際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