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馬克龍完成為期三日嘅英國國事訪問,並喺諾斯伍德軍事基地與英國首相施紀賢簽署《諾斯伍德宣言》,標誌歐洲兩大核武國邁向新合作階段。呢份歷史性協議針對歐洲安全局勢日益緊張,特別係面對俄羅斯潛在威脅之下,加強兩國喺核威懾方面嘅協調,亦向對美國核保護傘未來可能不確定性感到憂慮嘅歐洲盟友釋出安撫訊號。
馬克龍強調,一旦歐洲遭受極端威脅,法英將作出迅速同聯合回應;施紀賢亦表明,合作向對手發出清晰訊息,捍衛歐洲大陸嘅安全係兩國嘅共同責任。
目前,法國擁有大約290枚潛射同空射核武,每年維護費用達56億歐元;而英國雖然核武操作上保持獨立,但導彈系統則仰賴美國技術。《宣言》提出深化政策、能力及行動層面合作,並設立監察委員會協調部署。值得留意嘅係,文件明確指出不涉及對烏克蘭戰事停火支持。馬克龍同時建議啟動戰略對話,探索將法國核保護傘擴展至其他歐洲夥伴嘅可能性,強化歐洲自身嘅集體威懾能力。
除咗核合作,兩國領袖喺聯合記者會上亦針對中東加沙局勢發表見解。馬克龍呼籲法英一同承認巴勒斯坦國,指呢個係實現兩國方案、保障以色列同鄰國和平共存嘅唯一出路,並指出巴黎同倫敦應該團結,推動用政治方式解決以巴問題,咁做係呼應左愛爾蘭、西班牙、挪威、斯洛文尼亞喺2024年,對勒斯坦國嘅承認。不過,特朗普政府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都堅決反對相關主張。
相對而言,施紀賢立場較為務實,重申工黨長期政策係承認巴勒斯坦國係和平進程一部分,但當前首要係推動加沙停火、促進人道援助同釋放人質。他指出,喺5月19日,英法加三國就曾為承認巴勒斯坦國鋪路,但至今仍未有實質行動。同日,哈馬斯表態反對以色列繼續喺加沙駐軍,並願意釋放10名人質,反映停火談判仍充滿變數。
喺第37屆英法高峰會後發表嘅聯合宣言中,雙方亦共同呼籲維護朝鮮半島、南海、東海同台灣海峽嘅和平穩定。尤其對兩岸議題,兩國強調要透過和平方式處理分歧,反映對中國影響力擴張下地區局勢嘅共同關注。雖然暫未提出具體行動計劃,但表態已經與國際社會關注台海和平穩定一致,突顯法英喺全球秩序中嘅角色定位。
今次國事訪問除咗軍事議題,亦涵蓋咗移民、能源同科技等多方面合作,展現雙邊關係日益多元。馬克龍同施紀賢互動之間,既有戰略層面嘅一致,亦存在因政策優先次序唔同而產生嘅分歧。核合作方面嘅突破為歐洲安全注入新動能,而喺加沙與兩岸議題上則反映出法英兩國如何喺理想與現實之間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