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褐石培心幼兒園近日爆出嚴重鉛中毒事件,全校251名學童中,有233人血液鉛含量異常,佔比高達93%,震驚全國。
官方調查指出,事件起因係廚房人員喺校長同意下,喺食物入面非法加入含鉛嘅不可食用彩繪顏料,導致紅棗發糕、玉米腸捲等食品鉛含量超標多達2000倍。截至7月11日,8人被刑拘,包括園長朱某、投資者李某,以及6名廚房員工,涉嫌「生產有毒有害食品」。
目前有201名中毒兒童已送院治療,當局緊急調派18名省級專家支援,涵蓋毒理學、急救、兒科等領域。雖然官方一再強調事件屬於單一食物污染,與環境無關,但民間聲音對此說法相當質疑,懷疑可能涉及更深層次嘅環境污染。
根據央視及國家衛健委報導,涉事顏料係通過網購平台購入,包裝明確標示「不可食用」。警方透露,幼兒園為吸引家長報名,用色彩鮮艷嘅食物宣傳照吸睛,結果釀成悲劇。國家疾控中心毒物專家孫承業表示,專家組喺7月4日已抵達天水,協助展開治療同心理疏導。
不過,社會質疑聲浪未減。網民追問:「真係為咗吸引招生,用嘅唔係幾蚊一包嘅食用色素,而係昂貴又刺鼻嘅工業顏料?」更加令人擔憂嘅係,早喺2006年,天水麥積區甘泉鎮吳家河村曾發生約200人鉛中毒事件,當時就曾懷疑與鄰近鉛鋅冶煉廠有關,最終卻不了了之。當年本地化驗數據與外地(蘭州)出現差異,令外界懷疑存在隱瞞或地方保護問題。
近日,X平台帳號「李老師不是你老師」爆料稱,7月9日有家長喺西安醫院拍片控訴,指有政府人員威脅佢哋唔好張揚,引發對事件透明度更大關注。此外,有家長揭露,同一名學生喺天水檢測出血鉛值為33,而西安卻驗到500,差距驚人,情況與2006年如出一轍。
更有醫學界人士指出,兒童出現脫髮、牙齒變黑、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可能並非單次中毒,而係慢性鉛中毒表現,暗示或存在長期暴露源頭。
甘肅省本身就係中國西北重工業基地,尤其白銀市係鉛鋅生產重地。雖然天水冇明確鉛礦或冶煉廠紀錄,但有研究顯示,西北地區工業活動可能令土壤、水源長期累積重金屬。外界因此呼籲,應擴大調查範圍,檢測當地空氣、泥土同農產品中嘅鉛含量,杜絕類似事件重演。
當局目前將事件定性為食品污染事故,強調屬於個人責任問題。但考慮到2006年嘅前科、檢測結果爭議,以及症狀顯示嘅長期暴露可能性,公眾對企業污染同地方保護主義嘅懷疑絕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