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同中國重新推動一項基建計劃,計劃修建一條全長約4500公里嘅鐵路,連接秘魯錢凱港同巴西伊利烏斯港,實現太平洋同大西洋之間嘅直接貫通。呢條被稱為全球最大物流項目之一嘅鐵路,預期大大縮短運輸時間、降低成本,亦會推動巴西同亞洲,尤其係同中國之間嘅貿易往來,特別係農產品同原材料出口。
喺日前,中巴兩國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展開為期五年嘅可行性研究。
鐵路由巴西巴伊亞州嘅伊利烏斯港起步,穿越阿克里、托坎廷斯等州,一路延伸至秘魯嘅錢凱港,途中會同巴西現有嘅西東整合鐵路接軌。為咗減少對亞馬遜雨林嘅破壞,設計特登避開北部敏感地帶,改行南部路線,初步反映對環境問題嘅關注。
至於作為西端樞紐嘅錢凱港,已於2024年11月正式啟用,由中國中遠海運港口有限公司持有60%股權,總投資達13億美元,成為南美最大港口之一。呢個港口唔單止大幅提升秘魯嘅物流能力,亦俾中國「一帶一路」喺拉丁美洲多咗一個戰略支點。
從經濟角度睇,鐵路帶嚟嘅效益相當可觀。有研究估計,巴西出口亞洲貨品所需時間會由原本嘅40日縮短到約28日,避過巴拿馬運河,總航程減少超過1萬公里,運輸成本亦會相應下降。作為中國最大嘅貿易夥伴,巴西每年出口約3500億美元嘅大豆、鐵礦石同肉類等商品,呢條鐵路將令運輸效率大幅提升,尤其有利巴西內陸偏遠貧困地區發展經濟。對中國嚟講,呢個項目有助鞏固原材料供應鏈,進一步擴展喺南美嘅戰略影響力。
不過,挑戰都唔細。儘管鐵路避開亞馬遜核心區,但建設工程仍可能對部分生態系統同生物多樣性造成干擾,引起環保團體關注。另外,土地徵用同社區安置等問題亦需要公開透明處理,避免引發社會矛盾。
至於資金方面,整體項目預算估計超過700億美元,預期會結合中國資金、國際金融機構同巴西政府嘅投入。技術上,鐵路將跨越安第斯山脈高海拔地區,喺施工難度、地形挑戰、以至跨國協調上都係一大考驗。如果可行性研究進展順利,預計建設期需時五至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