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五角大廈上星期突然叫停向烏克蘭運送武器嘅決定感到極度出乎意料,旋即高調出手,宣佈恢復軍援,仲強調會提供更多防禦性武器。呢場突如其來嘅政策急轉彎,唔單止揭露出特朗普政府內部溝通失效,亦突顯華府對援烏政策背後錯綜複雜嘅權衡與博弈。
據五角大廈早前解釋,因為美軍彈藥庫存緊張,決定暫緩供應包括愛國者飛彈、GMLRS精確火箭、地獄火飛彈、榴彈等一系列重型裝備。知情人士透露,決定係由政策主管科爾比(Elbridge Colby)主導協調,不過過程中內部爭議不斷,最關鍵係未有同白宮做足溝通。當特朗普從媒體記者口中得知,當場火山爆發,怒斥:「我都唔知呢件事!點解冇人話我知?」
其後,特朗普親自落場:「美國必須繼續支援烏克蘭!」佢重申烏克蘭正遭受俄軍升級空襲,需要強化防空能力嚟自保,軍援唔容有失。
呢個轉變亦反映出特朗普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立場嘅明顯轉向。佢喺內閣會議上罕有公開批評普京「講咗一堆廢話」,仲警告考慮向俄國石油業祭出新一輪制裁,希望逼使克里姆林宮重返談判桌。儘管特朗普曾多次表示希望盡快為俄烏戰爭畫上句號,但目前談判幾乎陷入死胡同。
來自肯塔基州嘅參議員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表示,特朗普已經拍板支持佢推動新法案,向持續購買俄羅斯石油嘅國家加徵懲罰性關稅,矛頭直指中國同印度等經濟大國。
國防部發言人帕內爾(Sean Parnell)證實,應總統指示,軍援即將恢復,強調今次行動係協助烏克蘭自衛,同時符合「美國優先」之下追求「持久和平」嘅核心方針。不過,佢亦坦言,國防部正重新審視全球軍備調配策略。美軍目前透過一套「紅黃綠圖表」(Red-Yellow-Green Chart)評估彈藥庫存,用嚟決定邊啲武器可持續對外供應。不過陸軍發言人沃倫(Steve Warren)坦白講,155毫米砲彈同愛國者飛彈產能提升依然困難重重。原定2025年底每月生產10萬枚砲彈嘅目標,現已延至2026年先有望達成。
對於特朗普忽然「回心轉意」,烏克蘭方面表示歡迎。總統澤連斯基形容7月4日與特朗普嘅通話係「迄今為止最有成果嘅一次」,雙方達成共識,將進一步強化烏克蘭防空網絡。議員格拉什琴科(Iryna Gerashchenko)形容呢次轉變係一個「政治氣流改變嘅信號」。但亦有多位烏克蘭分析員對特朗普立場變化莫測表示擔憂,認為佢對預算過份敏感,恐怕長遠會影響持續支援。至於莫斯科方面就毫不留情地炮轟美國,直指軍援只會拖長戰事,將和平推得更遠。
喺美國國內,呢場風波掀起激烈辯論。參議員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盛讚特朗普果斷英明,並促請將國防部內部「孤立主義者」徹底清除,加碼投資軍工產能。不過,一啲原本對暫停軍援表示支持嘅MAGA派人士,對特朗普今次180度轉彎頗有微言。
五角大廈嘅決定,同總統公開表態互相矛盾,不免令外界覺得內部行政混亂。自2022年戰事爆發以嚟,美國對烏克蘭已經投入超過1200億美元軍援,反映烏克蘭喺華府全球戰略棋局中嘅地位舉足輕重。但特朗普一直強調「美國優先」,與無底深潭式援助之間一直存在根本張力。
踏入戰爭第四年,美國援烏策略點走,將深刻影響戰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