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喺昨日簽署命令,制裁五間註冊喺中國嘅公司,指控佢哋向俄羅斯提供「見證者-136」(Shahed-136)遊蕩飛彈(亦稱自殺式無人機)用嘅零部件,用嚟攻擊烏克蘭。
烏克蘭國安局係4日基輔遭空襲後,從被擊落嘅俄羅斯無人機殘骸中發現中國製零件,揭示中國喺俄羅斯軍工供應鏈中扮演住關鍵角色。
被制裁嘅公司包括:中亞絲綢之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蘇州愛科德精密製造有限公司、深圳市羅約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金多邦科技有限公司,同埋寧波貝寧機床有限公司。據報導,呢啲企業涉嫌供應無人機部件,協助俄軍製造大量用嚟襲擊烏克蘭城市嘅「見證者-136」。
根據烏克蘭憲法同《制裁法》,有關措施包括凍結佢哋喺烏克蘭境內嘅資產,禁止一切商業往來。烏克蘭外交部亦已經通知歐盟、美國同其他盟友,呼籲聯手對相關中企採取同步制裁。
烏克蘭嘅制裁事務專員弗拉修克(Vladyslav Vlasiuk)指出,俄羅斯依家能加快軍工生產,好大程度都係靠中國供應嘅零件。他又批評中國對無人機出口搞「雙重標準」,例如大疆(DJI)嘅「Mavic」無人機喺烏克蘭買唔到,但喺俄羅斯卻「大開綠燈」,甚至有跡象顯示中方支持俄方生產線。呢種出口政策唔對等,加深咗烏方對中國立場嘅疑慮。
另一方面,俄羅斯公司Aero-HIT同中國無人機企業道通智能(Autel Robotics)亦有合作,生產用於戰場嘅無人機,反映俄方如何利用中俄關係繞過西方制裁。Aero-HIT設於哈巴羅夫斯克,計劃每月生產1萬架無人機,總投資高達71億盧布(約9,000萬美元),主要係本地化製造道通智能嘅EVO Max 4T型號,年產目標達3萬架。該型號因抗干擾能力強、航程遠,喺戰場表現突出;而Aero-HIT嘅「Veles」無人機亦喺赫爾松等地造成唔少破壞。
道通智能否認同Aero-HIT合作,聲稱自2022年已終止喺俄羅斯嘅業務,但有文件顯示雙方喺2025年5月仍洽談本地化生產。道通智能喺2024年11月已因涉嫌破壞烏克蘭主權而被英國制裁,亦被美國國防部列為涉軍企業。
呢啲合作進一步揭示咗中俄喺遠東地區嘅戰略聯繫愈趨緊密。俄羅斯副總理特魯特涅夫(Yury Trutnev)仲支持喺哈巴羅夫斯克成立合資廠。
儘管中國強調對俄烏戰爭持「中立」,否認有供武,但西方同烏克蘭認為,中國大量出口「雙用途產品」,實際上等於變相支持俄國防工業。中國外交部至今未就今次制裁作出回應,但過往嘅態度顯示,可能會如以往般否認指控。4月時,烏克蘭亦曾對三間中國企業實施制裁,中方當時批評係「毫無根據」。
由於被制裁嘅中企本身與烏克蘭經濟關連唔大,加上俄方有其他替代途徑搵到零件,今次制裁實際影響可能有限,更大作用喺於釋出政治訊號。
隨住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預計喺9月訪華會晤習近平,中俄合作恐怕會更上層樓,局勢變得更複雜。澤連斯基警告,俄軍無人機攻擊日益頻繁,每晚平均發射近500架,平民傷亡持續增加。烏克蘭希望透過國際壓力,逼中國收緊對俄零件出口,阻止侵略機器運轉。但中國作為烏克蘭重要貿易夥伴,若堅持現有立場,中烏之間嘅矛盾只會進一步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