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上海航運交易所最新數據,由中國出口去美國西岸嘅40呎貨櫃(FEU)海運價格喺7月4日跌至2089美元,較6月6日高峰嘅5606美元暴跌約63%;至於運往美國東岸嘅價格亦由6939美元滑落至4124美元,跌幅約41%。呢場價格雪崩,背後正係美中關稅戰90日休戰期臨近結束、搶運潮冷卻同市場進入觀望狀態所致,突顯全球海運市場劇烈調整中。
5月14日,中美喺日內瓦達成協議,暫緩互徵「對等關稅」90日,瞬間刺激中國出口激增,掀起一輪搶運潮,令貨輪一櫃難求,推高海運價格至6月初高位。6月6日,西岸航線報價衝上5606美元,東岸更高見6939美元。不過,隨住休戰效應逐漸減退,運價喺6月中旬開始回落,至7月初已低過協議前水平,西岸下挫3517美元,東岸回落2815美元,分別跌63%及41%。
6月第2週起,中美航線海運價便一路回落,7月初更已跌破休戰前的價格。主因是貨輪運力已恢復正常水平,加上輸美貨品量在搶運過後反而下跌,如今幾近無貨可運。
航運業界指出,貨輪運力已回復正常,但搶運後出現貨量真空,市場幾乎陷入「無貨可運」狀態,進一步壓低價格。美國進口商庫存高企亦成為抑制需求嘅關鍵。由於休戰期間大量中國商品湧入美國,現時庫存偏高,導致新一輪進口需求放緩。同時,特朗普政府喺7月9日可能重啟關稅措施嘅不確定性,加劇企業觀望氣氛,拖慢整體出貨節奏。
目前全球海運報價顯得混亂,初步分析可能是因為5月份美中貿易休戰期間中國商品對美大量出貨,美國方面庫存量很高,加上美國對各國加徵的「對等關稅」90天暫緩期將於7月9日到期,前景不明,導致各國出口商及美國進口商都出現觀望態度。
全球海運報價亦呈現混亂局面。根據香港航運公報《Hong Kong Shipping Gazette》喺3日報告,西岸FEU價格報2578美元,東岸4717美元;位於英國倫敦的獨立海事研究與顧問公司 Drewry 同日數據顯示,洛杉磯航線3180美元,紐約航線5070美元,雖略高於上海航運交易所報價,可能反映計價方式或涵蓋港口有所不同,但整體走勢一致,證實市場正急速冷卻。
短期而言,運價下滑為美國進口商帶嚟物流成本紅利,有利零售商等下游企業,但一旦7月9日後關稅重啟,恐怕中國出口再度收縮,海運需求陷入長期低迷。業界憂慮,運力過剩配合貨量不足,將大幅壓縮航運商利潤,中小企業更面對生存挑戰。全球航運市場恐迎來新一輪洗牌,未來航線規劃同投資決策或需重新審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