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總統力推嘅《稅收與削減開支法案》雖然成功喺參議院過關,但當中一條爭議性極高、試圖禁止各州未來十年制定人工智能(AI)法規嘅條款,卻意外地遭到國會否決。呢條原本得到眾議院、參議院領袖以及白宮支持嘅計劃,目標係透過統一聯邦監管,加強美國喺全球AI競賽中對中國嘅戰略優勢。不過,共和黨內部就科技管制、州權與聯邦權力之間嘅角力,最終導致條款以99比1嘅懸殊票數被剔除,突顯黨內喺AI治理同大型科企信任方面嘅裂痕。
支持條款嘅,包括德克薩斯州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北卡羅來納州參議員提利斯(Thom Tillis)、AI業界代表薩克斯(David Sacks)、商務部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等人,認為州級監管會產生「50套規則」嘅混亂局面,拖累美國喺AI關鍵領域(如國防、基建)嘅創新步伐。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指出,統一監管能保障美國企業唔會被「反創新政客」限制發展。Uncensored AI首席行銷長福尼爾(Ryan Fournier)更喺X平台發文稱:「唔可以畀加州等藍州把未來交畀共產主義中國。」
不少科技公司、風投界同業界團體都支持呢個立場,擔心若各州各自為政,企業會陷入無止境嘅合規泥沼。然而,反對聲音亦迅速集結,特別係來自共和黨內嘅保守派。田納西州參議員布萊克本(Marsha Blackburn)、阿肯色州州長桑德斯(Sarah Huckabee Sanders)聯同傳統基金會及兒童安全組織,明言應保留各州自行立法嘅空間,應對AI對隱私、兒童權益等潛在威脅。
布萊克本(Marsha Blackburn)強調:「聯邦尚未立法保護AI下嘅版權同兒童安全,但州政府已經採取行動。」眾議員格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警告,AI未來十年嘅演化難以預測,過早剝奪州權可能招致風險。
有學者指出,唔少共和黨人對大型科技公司由疫情以至選舉期間限制言論嘅做法抱有深刻不信任,因此唔願畀佢哋喺AI上再「免稅通行」。呢份不信任最終演變成黨內重大分歧。
反對運動喺7月1日達到高潮。保守派活動家戴維斯(Mike Davis)喺班農(Steve Bannon)主持嘅播客中痛批條款係「科技壟斷嘅AI大赦」,更直言特朗普(Donald Trump)應保持中立。當晚,布萊克本(Marsha Blackburn)聯同民主黨參議員坎特韋爾(Maria Cantwell)提出修訂動議,翌日即獲參議院以壓倒性票數通過,只有提利斯(Thom Tillis)投下反對票。
呢次修正不但反映共和黨內部對州權高度重視,更顯示兩黨就AI風險監管方面存在罕見共識。雖然白宮仍支持整體法案通過,但未就AI條款明確表態。克魯茲(Ted Cruz)則形容結果令人沮喪,指「中國同自由派政客一定會好開心。」
呢場角力揭示咗共和黨內兩大路線之爭:一派主張放手發展創新,以抗衡中國;另一派則傾向保留州政府干預空間,以保障社會安全與公民權益。傳統基金會嘅科克倫(Daniel Cochrane)形容:「我哋都想擊敗中國,但對點樣做,意見分歧。」
德州參議員帕克斯頓(Angela Paxton)提出折衷方案,建議為國家安全同州際貿易設立有限聯邦規範,同時唔壓制州政府角色。佢話:「AI係強大而具潛在危機嘅技術,我哋應避免過度集中權力,壓制咗地方保護機制。」
面對共和黨只喺國會擁有微弱多數,要就AI監管定立全國共識,挑戰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