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寧願缺米都唔買美國貨    特朗普激到彈起!
日本寧願缺米都唔買美國貨 特朗普激到彈起!

美國同日本嘅貿易談判陷入僵局,總統特朗普定下係7月9日達成協議目標面臨重大挑戰。《華爾街日報》分析指出,特朗普一度聲稱貿易協定「好易搞掂」,但日本態度強硬,顯示佢對形勢嘅誤判。雙方圍繞汽車同稻米關稅等核心議題交鋒,立場南轅北轍,經濟壓力與政治考量交織,談判前景仍然撲朔迷離。

呢場談判係特朗普政府全球貿易戰略嘅一環,目標係縮減美國對日本694億美元(2024年數字)嘅貿易逆差。特朗普喺2025年4月2日宣布「解放日」關稅政策,對日本商品徵收24%關稅,汽車加徵25%,其後暫緩執行,定下7月9日為最後協商期限。但數週談判毫無寸進,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同貿易代表葛里爾對日方加大壓力,警告如無進展,美方將限制日本汽車出口。日本方面則堅拒接受保留25%汽車關稅嘅提議,談判陷入膠着狀態。

特朗普6月30日喺社交媒體發文,批評日本即使缺米都唔願意入口美國稻米,揚言會親自落筆調整關稅稅率。根據數據,喺2024年5月至2025年4月期間,日本僅入口354.7萬美元美國稻米,遠低於美方預期。相比之下,日本汽車對美出口高達410億美元(2023年),突顯雙邊貿易嚴重失衡。汽車關稅自然成為焦點。日本作為美國最大外資來源國,持有逾一萬億美元美債,其對美出口更佔總出口嘅19.1%(2023年),希望藉此降低25%汽車關稅。

然而,日本亦受到內部農業選民嘅強大壓力,特別喺2025年6月上議院選舉之後,首相石破茂需顧及農民利益,拒絕增加稻米進口。日本政府雖然提出加購550萬噸美國天然氣,同埋增購能源、防務設備等建議,企圖平衡談判,但美方對汽車同稻米問題嘅立場未見軟化。

呢場談判除咗經濟利益,更受到政治考量驅動。對日本而言,汽車產業係經濟命脈,而農業則係政治命脈,雙方均難作出實質讓步。作為美國最大出口市場之一,日本喺談判中處於被動,結果亦可能影響全球貿易。

更複雜嘅係白宮內部亦意見不一。財政部長貝森特喺6月27日表示部分國家可獲延期待遇,但特朗普喺7月1日又公開否認有延期可能,引起包括日本在內,等多個國家混亂。

不過,談判並未完全破裂。日方首席談判代表赤澤亮正計劃7月5日起第八次訪美,表明仍抱希望。若7月9日前無法達成協議,美國或對日本汽車與稻米徵收30%至35%關稅,勢必重創雙邊貿易。多份研究指出,談判需兼顧經濟利益與政治現實,短期內難以有重大突破。長遠而言,美日作為戰略盟友仍有可能尋求妥協,但當前僵局已突顯特朗普貿易政策面對嘅重大挑戰。

發佈時間: 2025年07月04日 13:40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