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日前喺布魯塞爾同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舉行第13輪中歐高級別戰略對話。呢場長達四個鐘頭嘅會談,圍繞烏克蘭戰爭、地緣政治緊張同經濟合作展開,氣氛雖然緊張,但雙方仍保持尊重,突顯中歐關係喺全球局勢動盪下嘅複雜性。
據《南華早報》引述知情人士消息,王毅坦言中國無法承受俄羅斯喺烏克蘭戰爭中失利,擔心美國之後會將所有注意力轉向中國。呢番說話令歐盟官員震驚,因為呢個立場同中國一直聲稱「中立」嘅態度大相逕庭,無疑揭示咗北京更深層嘅戰略考量。
會談中,王毅否認中國對俄提供財政或軍事援助嘅指控,聲稱「如果中國真係出手,戰爭早就打完」,被視為對卡拉斯展示「現實政治」觀點,暗示美國喺烏克蘭泥足深陷,間接對中國有利。但中國外交部對外發出嘅聲明完全冇提及呢啲敏感內容,只強調中歐應深化合作、透過對話解決分歧,並喺多邊主義同自由貿易方面共同維護全球穩定,反映北京對外溝通時嘅謹慎態度。
卡拉斯則毫不客氣,直指中國行雙重標準。佢話中國一邊透過企業向俄羅斯提供軍民兩用物資,等同為侵略行為提供「救生圈」,另一方面又想同歐洲發展更緊密嘅經貿關係,呢種矛盾行為歐盟唔能夠接受。佢要求中國即時停止對俄羅斯軍事工業嘅任何支持,並支持以《聯合國憲章》為基礎嘅和平方案。
除咗戰爭問題,卡拉斯亦將矛頭指向中國喺貿易、人權同資訊安全方面嘅行為。佢批評中國發動網絡攻擊、干涉歐盟民主、限制稀土出口等行為,嚴重威脅歐洲嘅安全同經濟利益。佢強調,歐盟並唔將中國視為敵人,但雙方關係喺安全議題上確實承受壓力,必須重新平衡經濟合作,確保市場准入互惠。
烏克蘭戰爭踏入第三年,已經成為中歐之間最大嘅摩擦來源。歐盟長期指責中國向俄羅斯輸出軍民兩用物資,雖然北京否認,仲自詡為「和平締造者」,同莫斯科同基輔都保持合作。但事實係,中國至今未曾譴責俄羅斯侵略,並與莫斯科保持緊密嘅外交同經貿聯繫,令歐洲深感不滿。王毅今次嘅坦白言論,似乎印證咗歐盟對中國立場嘅長期懷疑,亦突顯雙方喺安全與地緣政治上嘅深層分歧。
卡拉斯會前已公開表示,中國需要解決喺歐洲戰爭中所扮演角色與同歐盟關係之間嘅矛盾,而呢個立場喺會談中進一步獲得強化。
會後,王毅繼續前往德國同法國訪問,會見德國新任外交部長瓦德普爾(Johan Wadephul)同法國外交部長巴羅(Jean-Noël Barrot),並預計短暫禮節性會晤德國總理默茨。呢啲行程反映中國試圖緩和同歐洲之間嘅緊張氣氛。但距離中歐領導人峰會只剩三個禮拜,歐盟對中國喺烏克蘭議題上嘅不滿,恐怕會為峰會籠罩一層陰影。
中歐喺貿易、人權同安全議題上分歧深遠,短期內難以化解,未來合作更需要雙方喺原則與利益之間取得妥協與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