喺俄羅斯地緣政治威脅日益升溫嘅背景下,與其接壤嘅歐洲國家正採取極端措施,重新喺邊境部署地雷,加強防禦工事。根據報導,七個同俄羅斯或者白俄羅斯接壤嘅歐洲國家當中,有六個已經宣布退出《渥太華公約》,打算喺邊境鋪設地雷,築起一條被形容為「21世紀鐵幕」嘅防線。呢個做法迅即引發國際爭議,原因係地雷對平民同環境構成長遠威脅,而目前只得挪威一國堅持繼續遵守公約,突顯出安全與人道價值之間嘅激烈拉鋸。
《渥太華公約》喺1997年簽署、1999年生效,宗旨係全面禁止生產、使用同儲存反人員地雷,至今已有164個國家加入。不過俄羅斯、美國同中國並無簽署。俄羅斯據報擁有全球最多、約2600萬枚地雷庫存,並喺烏克蘭戰爭中廣泛使用。自從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以來,北約東翼嘅國家愈來愈擔心俄羅斯會進一步擴張,迫使佢哋加強邊防。成條3500公里嘅邊境線大多屬於人煙稀少嘅森林地帶,監控困難重重,地雷因此被視為低成本、高效率嘅威懾工具,能迅速阻止敵軍推進。
今年6月,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同立陶宛,率先向聯合國提交退出公約嘅通知,預計會喺年底正式生效。立陶宛更打算投資8億歐元重啟地雷生產。6月29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簽署行政令,宣布退出公約,稱呢個決定係對俄羅斯「無底線使用地雷」嘅必要回應。芬蘭同波蘭亦已啟動退出程序,計劃配合鐵絲網、監視系統同數百萬枚地雷,構築一道「爆炸性鐵幕」。烏克蘭國防委員會成員科斯滕科(Roman Kostenko)直言:「當敵人冇底線,我哋唔可以自縛手腳。」
不過,呢個決定同時引起唔少反彈。地雷因為殺傷無差別,長年以來都被譴責。根據統計,2023年全球因地雷受傷或死亡嘅人數接近6000人,其中八成係平民,包括大量小朋友。地雷清除耗時又貴,目前全球有58個國家或地區仍受地雷污染。「 國際殘障人士協會」( Handicap International e.V. ) 德國分部代表菲舍爾(Eva Maria Fischer)警告,喺邊境部署地雷,會令大片地區幾十年都無法居住,對生態同人權都造成不可逆轉嘅破壞。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亦喺6月中呼籲各國繼續遵守公約,強調地雷帶嚟嘅長期人道後果唔可以被忽視。批評者指出,地雷帶嚟嘅短期安全感遠遠唔抵長期嘅災難風險,呼籲各國考慮強化監控科技或增加邊境部隊等替代方案。
而今次大量重啟地雷部署,更被視為對全球地雷禁用努力嘅重大挫敗。呢個趨勢可能會進一步升高同俄羅斯之間嘅對抗情緒,撕裂歐洲安全格局,甚至重新引爆冷戰時期嘅對峙氣氛。作為唯一堅持留喺公約內嘅挪威,則強調人道立場,突顯北約內部價值觀分歧。此外,美國喺特朗普政府之下大幅削減全球排雷資金,令國際排雷行動雪上加霜,令問題變得更加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