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大埔區議員陳振哲被指於2022年及2023年兩度非禮同一名女子,遭控兩項猥褻侵犯罪,案件原定於周三(21日)在粉嶺裁判法院開審。然而,控方在開庭後宣布,就兩項非禮罪不提證供起訴,裁判官陳炳宙隨即宣布撤銷控罪,案件就此終結。陳振哲在庭外表示,對撤控有「好多感想」,但不願多作透露。
案件背景始於2022年及2023年,陳振哲被指在兩次不同場合非禮一名女子,因而被警方拘捕及起訴。陳振哲自被控以來一直不認罪,堅稱無辜。案件經多次聆訊後,原定周三正式開審,惟最終因控方撤回控罪而告終。控方未有詳細解釋不提證供的具體原因,僅表示經審慎考慮後作出該決定。
當日早上,陳振哲身穿黑色西裝,由親友陪同到達粉嶺裁判法院應訊。他神情平靜,進入法庭前未有回應傳媒提問。庭上,控方在簡短陳詞後表明不提證供,裁判官隨即批准撤銷控罪,陳振哲當庭獲釋。整個聆訊過程僅數分鐘,法庭內外氣氛平靜,未見爭議。
陳振哲步出法院時,面對傳媒追訪顯得低調。他僅簡短表示,對案件結果有「好多感想」,但強調現階段不方便多談,隨即在親友陪同下離開。對於今後是否會採取進一步行動,例如追究事件對其名譽的影響,陳振哲未有明確回應。
陳振哲曾是大埔區議員,活躍於地區事務,惟因本案備受關注,其公眾形象受到一定影響。案件撤銷後,外界關注他是否會重返公眾視線,或以其他方式回應事件。同時,有法律界人士指出,控方不提證供起訴並不等同被告被判無罪,而是檢控方基於證據、公共利益或其他因素,決定不再繼續追訴。
此案的終結為陳振哲的非禮指控劃上句號,但事件背後的細節及控方撤控的具體考量,仍留有不少疑問。案件亦引起公眾對類似案件處理方式的討論,包括檢控門檻及受害人權益的平衡。隨著案件告一段落,陳振哲的下一步動向,以及事件對其個人及政治生涯的長遠影響,備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