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貿易政策日益強硬的背景下,歐盟選擇謹慎應對,並積極尋求其他國際夥伴。歐盟貿易委員謝夫喬維奇(Maroš Šefčovič)表示,歐洲並不急於在關稅問題上與美國達成「糟糕的協議」。他強調,如果美國提出的方案不公平,歐洲將不會輕易妥協,因為歐洲「並不弱小」,沒有必要接受對自身不利的條件。
根據謝夫喬維奇的說法,歐盟已計劃在7月前準備好一系列反制措施,應對美國可能施加的新一輪關稅,涉及範圍可能涵蓋價值1000億歐元的美國商品。這些反制措施旨在抵消特朗普關稅對歐洲經濟的衝擊。謝夫喬維奇指出,如果華盛頓擴大加徵關稅的範圍,將有高達97%的歐盟對美出口商品受到影響。
另一方面,中國則利用這一時機展開「魅力攻勢」。同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Antonio Costa)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致賀電,慶祝中歐建交50周年。習近平在賀電中表示,中歐是「推動多極化的兩大力量」,應堅持多邊主義,共同應對全球挑戰,反對「單邊霸凌」。
中國外交部隨後也發表聲明,歡迎歐洲理事會主席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適時訪華,並計劃召開涵蓋戰略、經貿、綠色和數字議題的高層對話。然而,無論是習近平的賀電還是外交部的聲明,均未直接提及美國或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只是籠統地提到「單邊霸凌」和「全球不確定性」。
此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當天亦表示,經中歐雙方商定,雙方決定同步全面取消對相互交往的限制。這一聲明引發外界關注,因為僅一週前,歐洲議會才表示,歐方將繼續維持因新疆人權問題對中國的制裁,並強調不會放鬆對中國的批評立場。但這還是中國單方面的發表,未經歐洲方面的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