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戰結束50年:社會創傷與集體記憶的持續影響

越南戰爭,作為20世紀最漫長且血腥的軍事衝突之一,已經過去50年,但它留下的創傷和回憶至今仍在越南社會中回蕩。這場從1955年開始,持續到1975年結束的戰爭,導致約380萬人喪生,最終以北越與南越共產主義力量的勝利告終。戰爭不僅改變了國家邊界,更深刻地改變了數百萬人的命運。

 

戰後數十年來,越南退伍軍人的心理創傷問題一直被忽視。根據韓國首爾國立大學歷史學家格羅斯海姆(Martin Großheim)的觀察,越南士兵的心理問題從未得到真正的承認和治療,這與越南共產黨對戰爭敘事的嚴格控制密不可分。這種控制限制了公開討論戰爭創傷的空間,讓許多退伍士兵只能在沉默中面對自己的痛苦。

 

與此相比,美國在戰爭結束後,對退伍軍人的心理健康問題開始逐步重視。1972年,精神科醫生查伊姆·F·沙坦(Chaim F. Shatan)首次在《紐約時報》提出“越戰後綜合症”(Post-Vietnam Syndrome),指出許多士兵在回國後面臨嚴重的創傷後應激反應(PTSD),包括內疚、自我隔離和情感麻木。美國國會在1983年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40萬名越戰老兵患有PTSD。

 

不僅僅是個體,整個越南社會也在努力面對戰爭留下的創傷。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退休教授布倫納(José Brunner)指出,戰爭的影響遠不止於軍人的心理健康,還涉及整個國家如何面對和處理過去的歷史。這包括如何紀念陣亡者、如何在教科書和媒體中描述戰爭,以及如何對待昔日的敵對勢力。

 

然而,南越士兵和他們的家屬往往在這個記憶體系中被忽視。戰爭結束後,南越士兵的墓地多年來遭到破壞,家屬甚至被禁止掃墓,直到2007年越南政府才開始允許他們修復墓地,象徵著緩慢而艱難的民族和解進程。

 

即便如此,戰爭在越南的官方敘事中仍然充滿英雄主義和民族光榮感,對戰爭中受創士兵的認識依然不足。布倫納認為,社會是否真正承認戰爭創傷,是否面對自身的歷史,是國家能否真正走向和解的關鍵。這種承認不僅僅是為了過去的受害者,也關係到整個國家的未來。

發佈時間: 2025年05月07日 15:46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