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蘇富比拍賣行預定於5月7日拍賣一批與釋迦牟尼佛舍利相關的佛教聖物,引發佛教界和學者的強烈譴責,認為此舉是對佛教傳統和歷史的不尊重。
這批佛寶聖物於1898年在印度北部比普羅瓦地區出土,包括寶石、珍珠、珊瑚、金葉銀葉等,與釋迦牟尼遺骨舍利一同被發現,具有重要的宗教和考古價值。目前,這些聖物由英國人威廉·克拉斯頓·佩沛(William Claxton Peppé)的後人持有,並委託蘇富比進行拍賣。
佛教界人士和學者對此表示強烈反對。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教授Ashley Thompson指出,這些佛寶是與釋迦牟尼遺骨合葬的聖物,原意為永久合藏,現今拍賣將之分拆出售,是對歷史與宗教價值的破壞。佛教領袖Mahinda Deegalle則形容整個拍賣是「侮辱佛陀」的行為。
對於批評聲音,佩沛的曾孫、現居美國的導演克里斯·佩沛(Chris Peppé)回應稱,家族過去十年曾考慮將聖物捐贈給寺廟或博物館,但因實際問題未能實現,最終選擇拍賣,認為這是最公平與透明的轉讓方式。他表示有信心蘇富比會將這些聖物交到佛教徒手中。
蘇富比方面表示,這批佛寶聖物的起拍價為1,000萬港元,並曾於2月6日至23日在香港蘇富比旗艦藝廊公開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