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傳北京不解美國為何要學習中國模式 放棄霸主地位
彭博:傳北京不解美國為何要學習中國模式 放棄霸主地位

《彭博社》報道,美國避險基金Citadel創辦人兼行政總裁Ken Griffin近日喺史丹福大學商學院一場活動中透露,指自己最近喺北京參加一個會議時,與一位中國高級官員交談,對方對美國制定以振興低薪製造業崗位為目標嘅貿易政策感到不解,質疑美國點解要放棄作為世界強國嘅角色,反而朝中國模式靠攏。

 

Griffin指出,特朗普政府嘅「做交易」心態與國家長遠利益背道而馳,從整體上睇,美國比中國從全球化中獲益更多,而貿易戰破壞咗美國與世界其他地區嘅關係。佢強調,美國應該發揮自身優勢,例如創造知識產權同內容,而唔係逆勢而行,試圖帶返啲將會被自動化取代嘅工廠職位。佢話:「與喺工廠入面製造拉鏈、家用電器或平板電視相比,呢啲偏重創造性嘅職位嘅薪酬水平高得驚人。」

 

Griffin亦指出,特朗普政府嘅關稅政策唔但無法帶返製造業職位,仲會損害美國自身嘅全球形象。佢話:「我哋正喺侵蝕美國作為可靠貿易夥伴嘅品牌形象,呢個品牌唔止係經濟層面,仲包括文化、金融實力同軍事實力。」

 

作為共和黨嘅大金主,Griffin曾經捐出超過1億美元支持共和黨候選人同相關事業。佢早前已經批評貿易戰變得荒誕不經,警告關稅政策正喺損害美國自身嘅全球形象。

 

與此同時,《華爾街日報》》就引述美國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Torsten Slok嘅分析指,由於美中貿易快速減少,未來幾週內,美國消費者和企業可能會面臨類似新冠疫情時期嘅供應短缺,美國商店可能出現「貨架空缺」,而價格將會上漲。

 

根據Slok引用嘅中國港口集裝箱出港數據,美國通脹壓力已經開始浮現。因為中國一直都係美國最大商品供應國,無論日用品、電子產品、服裝甚至製藥業,大量貨品都係靠中國供應。一旦供應鏈出現問題,短期內根本搵唔到替代來源。

 

統計數字顯示,美國市場上80%玩具、成堆電子產品同服裝,都係來自中國。2022年,美國自中國進口總值高達4390億美元,而呢啲貨品大部分喺短時間內無法由其他國家取代。

 

Slok特別提到,玩具業將係第一個中招嘅行業,跟住落嚟會連帶消費電子、服裝同藥品等行業都受波及。而且供應鏈問題唔止影響消費者,仲會波及到就業市場。

發佈時間: 2025年04月28日 13:44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