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餐桌大翻新:歐洲太空總署開啟食品培育新時代

想喺太空食到牛扒、薯蓉同甜品?歐洲太空總署啟動咗一項超級創新嘅實驗,試驗喺太空用單一細胞「種」出美食!呢個實驗唔單止想幫宇航員慳錢,仲希望為未來嘅國際太空站、月球同火星任務搵到可持續嘅飲食方案。佢哋用一個小型生物反應器,裝滿基因工程酵母細胞,搭SpaceX Falcon 9火箭飛上太空,喺軌道跑咗3個鐘後,喺葡萄牙沿海順利回收。

 

今次實驗由英國前沿太空公司(Frontier Space)同倫敦帝國學院攜手合作,目標係解決宇航員每日飲食開支高達20,000英鎊(約20萬港幣)嘅難題。研究團隊話,呢個係未來兩年喺國際太空站搞小型食品生產工場嘅第一步,用精準發酵技術整出牛扒、薯蓉甚至甜品!呢啲技術係點樣做到?簡單講,就係用微生物嘅「魔法」,將細胞變成蛋白質、脂肪同碳水化合物,慳錢又慳力!

 

倫敦帝國學院嘅研究員話:「我哋而家研究用真菌整食譜,唔單止要夠營養,仲要讓宇航員食得開心,感覺似返到屋企!」佢提到,呢啲美食仲有助宇航員喺長期任務中保持好心情。

 

英國首位宇航員Helen Sharman博士好支持呢個計劃,佢話:「喺太空有新鮮又熟悉嘅食物,絕對可以幫宇航員補充營養同提升士氣,特別係長途任務真是一個大福音!」佢好期待呢項技術喺未來嘅太空任務大放異彩。

 

不過,實驗唔係完全無難度。歐洲太空總署嘅項目負責人Anna Moreno提醒:「太空嘅低重力同高輻射可能會影響細胞生長,我哋仲要多啲數據去確認技術真係掂。」佢話,團隊會喺未來幾個月分析實驗結果,為下一步做好準備。

 

除咗太空用途,呢項技術仲可能改變地球嘅食品產業。前沿太空公司老闆James Brown話:「精準發酵技術唔單止幫到太空任務,仲可以喺地球推廣可持續農業,減少對傳統養殖嘅依賴。」佢相信,技術成熟後,會為全球食品生產帶來新氣象。

 

研究仲提到,如果太空食品培育成功,未來可以喺國際太空站、月球甚至火星建閉環系統,用當地嘅水同二氧化碳「種」食物,實現自給自足。雖然而家仲係起步階段,但專家覺得呢個方向真係好有潛力,話唔定會改寫太空探索同地球食品產業嘅未來!

發佈時間: 2025年04月25日 11:06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