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被稱為「太空油」的新型毒品近月在本港迅速流行,尤其在青少年群體中引起關注。該物質主要成分為依托咪酯(etomidate),原為醫療用途的麻醉劑,惟經非法提煉後混入電子煙煙彈中,吸食後可導致短暫昏迷與失憶,並可能引發嚴重後遺症。香港政府近日已宣佈將其列為危險藥物,加強執法打擊販賣與持有行為。
根據警方資料,截至2024年下半年已有超過70宗與「太空油」相關的案件被揭發,涉及個案中不少為青少年。根據禁毒處數字,2023年21歲以下被呈報吸毒者人數為720人,當中226人涉及「太空油」,反映該物質已成為年輕一代接觸毒品的新渠道。
香港中毒控制中心毒理學參考化驗室顧問醫生張耀君指出:「太空油即使只吸食一次,亦有可能對腦部造成不可逆轉損害,干擾神經元活動,嚴重者或會出現記憶障礙、情緒失控,甚至引發性格改變。」
同樣地,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主席湯修齊呼籲當局應更徹底限制電子煙設備的販售與進口,以免類似「太空油」的物質借殼滲透市場:「電子煙為太空油提供了『載體』,即使禁藥本身受規範,但透過網購或水貨渠道進入市面仍有可能。堵塞渠道同樣重要。」
中毒控制中心於2023年錄得最少三宗懷疑因吸食「太空油」致命的個案。報道又指出,有年輕女子於吸食後「斷片」,醒來時發現自己被性侵。事件引起社會譁然,促使警方加強巡邏與執法。
對於相關社會風險,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高級社工林嘉樺表示,部分青少年初次接觸毒品多出於情緒困擾或對社交認同的追求:「有些青少年不知所吸為何物,只是朋友傳來覺得『潮』就試。這反映教育與家庭監察的缺口。」
政府於2025年2月正式將依托咪酯及三種類似化學品納入《危險藥物條例》,違法製造、販運或持有者最高可判終身監禁及罰款500萬元。警方亦正研究引入快速試紙於巡邏單位中,提升執法效率。
其實毒品日新月異,今日係太空油,聽日可能又係另一款新名目。治本嘅方法都係要靠政府、學校、家長與社福界應加強合作,建立一個更有效的青少年防毒保護網絡。不能只靠『毒後打擊』,更重要係前期預防,特別係資訊透明同價值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