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健康新救星?德國酸菜獲實證助防炎症

一項由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 Davis)團隊主導,並於2025年4月發表於《應用與環境微生物學》期刊的新研究指出,傳統發酵食品德國酸菜(sauerkraut)對維持腸道屏障完整性和減少腸道炎症反應具顯著效用。這項發現為現代飲食中重新評估發酵食品的重要性提供了科學基礎。


研究顯示,德國酸菜在發酵過程中會自然產生乳酸、D-苯乳酸(D-PLA)及吲哚-3-乳酸(ILA)等代謝物,這些物質與腸道微生物自身產生的代謝物相似,能有效支持腸道細胞對抗有害物質的侵襲,減少慢性發炎風險。

 

研究首席作者、生物學家安德森博士(Dr. Helena Andersen)指出:「我哋發現,經過自然乳酸發酵嘅德國酸菜,唔單止提供益生菌,仲產生一啲強效抗炎成分,對腸道屏障保護發揮咗重要作用。」

 

相比之下,研究團隊亦進行了對照實驗,包括使用未經發酵的生高麗菜,以及發酵酸菜所產生的鹽水作測試,但未見有同樣益處。

 

令人鼓舞的是,研究顯示市面上冷藏、未經巴士德處理的德國酸菜,其功效與實驗室製作的酸菜無異。意味著即使消費者並非自行發酵,只要選擇未加熱處理、含活性益生菌的產品,亦可獲得相同腸道保護效果。

 

加州大學營養學教授米勒(Prof. Carla Miller)表示:「現代人對發酵食品重拾興趣係一件好事。呢項研究提供咗實證,證明商業製成品都有科學背後支持,市民唔洗擔心一定要自製先有效。」

 

對於初次接觸發酵食品人士,專家建議每日一湯匙作起點,讓腸道慢慢適應。隨著身體適應程度提升,食用份量可逐漸增至每日約半杯,並建議搭配高纖維蔬果,有助進一步提升腸道抗炎能力。

 

來自《科技日報》引述營養師嘅評論亦指出:「德國酸菜唔止係傳統配菜,更係一種功能性食品。佢有潛力喺預防腸道疾病上扮演角色。」

 

研究團隊計劃下一步進行人體試驗,以觀察這些代謝物在真實人體環境中的生理作用。現時的研究主要集中於細胞層面,儘管結果已具參考價值,但仍需進一步確認其臨床應用潛力。

 

總括而言,這項研究不單為德國酸菜的健康價值提供科學佐證,亦喚起人們對傳統發酵食品重拾關注。正如安德森博士強調:「我哋對飲食同健康嘅理解,唔應忽視祖先留下嘅智慧。」

發佈時間: 2025年04月24日 10:33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