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近日批准新型阿茲海默症藥物Lecanemab上市,成為首個針對病症根本機制嘅治療藥物,標誌住醫學研究踏出關鍵一步。不過,臨床試驗顯示藥效有限,加上副作用風險存在,德國專家提醒,防患於未然先係對抗認知障礙症最關鍵嘅策略。
Lecanemab由日本藥廠衛材同美國生物科技公司Biogen聯合開發,屬於單株抗體藥物,主要作用係清除大腦入面嘅澱粉樣蛋白斑塊,從而減慢阿茲海默症患者嘅認知衰退。歐洲藥品管理局喺2025年4月中旬建議批准,其後獲歐盟執委會正式放行,適用於早期患者。根據臨床數據,該藥物喺18個月內可以將認知功能衰退速度減慢約27%,以CDR-SB量表評估,治療組得分較安慰劑組低0.5分,有專家指出這0.5分的差異在日常生活中幾乎不可察覺,尤其在疾病進展到後期時。
「Lecanemab獲批係一項重要里程碑,但唔代表適用於所有患者,」德國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DZNE)嘅專家Walter Schulz-Schaeffer表示,「對於晚期患者,藥效可以話非常有限。」同時,Lecanemab可能引致腦部腫脹或出血等副作用,進一步限制佢嘅普及程度。德國目前約有120萬名阿茲海默症患者,但只有約2萬人符合使用條件,即約每60人先得1人受惠,反映該藥嘅實際應用範圍相當有限。
喺藥物之外,德國多位專家更強調早期預防嘅重要性。生化學家Christina Berndt引述《刺胳針》期刊研究指出,大約45%嘅認知障礙症個案,其實可以透過改變生活習慣嚟預防,例如戒煙、減少飲酒、保持運動、參與社交活動,以及有效控制血壓同抑鬱症等風險因素。佢表示:「預防措施唔單止成本低,效益更高,而且可以幫到更多人。」
數據顯示,Lecanemab只適合約1/60阿茲海默症患者,反映佢難以全面應對龐大患者人群。專家呼籲市民應該由生活細節做起,包括保持均衡飲食、定期運動同維持社交連結,降低患病風險。隨住全球人口持續老化,認知障礙症嘅防治已經成為公共衞生不可忽視嘅議題。Lecanemab雖然為醫療界帶來新希望,但預防,依然係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