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堵塞中國貨出路!變身韓製「此路不通」
再堵塞中國貨出路!變身韓製「此路不通」

為應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加徵高達245%嘅對華關稅,有中國企業疑似透過「洗產地」手段,將產品標示為「韓國製」出口至美國,以規避沉重稅負。韓國海關部門指出單係今年第一季,就發現涉及違規標示嘅貨品總值高達295億韓元,相等於2081萬美元,當中97%係出口去美國。

 

呢種「洗產地」嘅操作唔止對韓美貿易秩序造成衝擊,更暴露咗喺全球保護主義嘅升溫下,國際貿易體系所面對嘅漏洞同挑戰。

 

自2025年初開始,特朗普政府對中國貨品實施高額關稅,最高稅率達到245%,當中包括125%嘅互惠關稅以及針對特定貨品嘅額外稅項。為避開高額關稅,部份中國企業將貨品轉運韓國,透過簡單加工甚至只係更換標籤,就轉口到美國,以韓國名義享有美韓自由貿易協定嘅低稅率待遇。

 

韓國海關指出,單係2025年第一季,違規金額已幾乎追上2024年全年嘅348億韓元,而且出口美國嘅比例由去年的62%升到97%,顯示情況愈嚟愈嚴重。

 

韓國海關披露兩宗具代表性嘅違規個案,反映「洗產地」行為逐漸變得更有系統。2025年1月,一批總值33億韓元嘅電池材料從中國進口之後,被「錯誤」標示為韓國製,準備直接出口去美國;而到咗2025年3月,另一批價值193億韓元嘅監控設備零件亦由中國輸入,經過簡單組裝程序之後,同樣貼上韓國製造嘅標籤就轉運出口,試圖繞過美國對中國通訊設備嘅進口限制。呢類貨品涉及高關稅產業,顯示企業透過偽裝原產地嚟降低成本、維持競爭力。雖然部分貨品已被海關攔截,但亦有一啲成功流入美國市場,現時相關案件仍處於調查階段。

 

韓國海關調查人員指出:「我哋喺特朗普第一任期嘅時候已經見過類似做法,今次情況明顯更為頻繁。我哋預計違規行為會持續增加。」調查人員並強調,韓國已成立專責任務小組,針對違規貨品展開深入調查,並與美國官員會面,共同商討聯合執法行動。

 

韓國代理總統韓悳洙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表示:「韓美合作對我哋經濟發展至關重要。我哋唔希望問題演變成對抗局面,而係希望透過談判達成雙贏。」佢亦提到會致力保障韓國企業免受不實嘅指控,同時維護公平貿易原則。

 

中國商務部喺同日發表聲明,譴責相關國家「以犧牲中國利益換取自身經濟利益」,並警告若形勢惡化,中方將採取對等反制行動。特朗普政府方面,則被指試圖透過加碼關稅拉攏盟友,重新塑造供應鏈排除中國參與。

 

雖然韓國目前所享有對美關稅豁免有90日寬限期,但中國則未被納入其中,這種差異正進一步加劇亞太地區嘅貿易壓力。喺中美博弈升級底下,韓國既係美國盟友,又係中國主要經貿夥伴,位置極為尷尬。一旦韓國出口企業被認定協助規避關稅,不但面臨美方制裁風險,甚至可能牽連整體貿易環境。目前,韓方當局正加強港口抽查與供應鏈溯源機制,同時與美方建立通報熱線,加速信息共享。

 

截至2025年4月23日,韓美聯合調查仍在持續,未有重大新進展。不過,呢次事件已突顯出全球供應鏈因保護主義政策而產生嘅漏洞同對抗策略。面對日益複雜嘅全球貿易形勢,各國要保障公平與透明,恐怕已不能單靠雙邊協議,而需要更強大嘅國際協調機制。

 

發佈時間: 2025年04月24日 09:43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